①即今新疆北部伊犁河。为伊犁河简称。②指今新疆伊犁地区。清乾隆间格琫额《伊江汇览》、咸丰间佚名《伊江集载》皆为记述该地区历史地理、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民族、风俗等方面的重要文献。
①在今河北沽源县西南。《辽史·太祖纪》:太祖三年(909),“置羊城于炭山之北以通市易”,即此。②今广东广州市的别称。③即今贵州长顺县东南三里羊角。清有额外外委驻守。(
元置,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符拉迪沃斯托克(海参崴)。元《析津志》天下站名:“开元正东孛迷、樑母、孛吾、阿失吉、舍站、永明城。其东海东南百一十谋丹。”
又作白涧岭。在今山西阳城县西北十六里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义熙十二年(416),“丁零翟猛雀驱掠吏民,入白涧山为乱,魏内都大官河内张蒲与冀州刺史长孙道生讨之”。即此。古山名。又作白涧岭。在今山西省阳城县
又名安济桥、大石桥。在今河北赵县南五里洨河上。隋开皇年间,由工匠李春设计建造,为我国现存古代大型单孔石拱桥。桥长64.4米。桥拱肩敞开,在大桥的拱肩上,各建两个小拱,桥身构思精巧,既减轻重量,又利于排
①隋大业元年(605)置,属陇州。治所即今甘肃华亭县。《元和志》卷2华亭县:“以在华亭川口,故名。”大业三年(607)属安定郡。唐属陇州,垂拱二年(686)改名华川县。神龙元年(705)复名华亭县。大
明置,在今广西藤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8藤县:“安靖营在县城西。”
金泰和元年(1201)置,属临潢府。治所在今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境。元废。古县名。金泰和元年(1201年)置,治今内蒙古自治区扎鲁特旗西北民主村古城。属临潢府。元废。
亦作陶张河。即今山东栖霞县东南、莱阳市东北之清水河,为五龙河上源。《清一统志·登州府》: 陶章河 “源出栖霞县东南十五里唐山,西南流经莱阳县 (今莱阳市) 东,又西南会县河西大河,合流南入海”。
即浮山。又名浮烟山。即今山东潍坊市西南二十里符山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6平度州潍县: 程符山,“相传公孙宏贫时牧豕处”。乾隆 《潍县志》卷1: 程符山 “原名浮烟山,后以山隶程符社,故名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