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今山东肥城市南四十七里驾庄镇。《清一统志·泰安府》:安驾庄“在泰安县西南九十里。有主簿驻此”。
亦作广漠戍。在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东北。明金幼孜《北征录》:永乐八年(1410),成祖北征,六月“十三日次广漠戍,归大营。上逐虏于山谷间,复大败之,久方回营。……十四日发广漠戍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5
在今贵州施秉县东。又名相见坡,黔人谓岭曰坡。《清一统志·镇远府》 引 《府志》: “在偏桥之东。三重迭起,高皆千仞,计途周三十里,起伏偃仰,石垂烟接,陟首坡则尾坡见,至尾坡回瞩则首坡见,立中坡则首尾俱
在今四川荥经县北三十里。《汉书·邓通传》:文帝赐邓通“蜀严道铜山,得自铸钱,邓氏钱布天下”。
元为应昌路治所。在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达里诺尔湖西南四里应昌古城。因弘吉剌部首领自大德末年进封鲁王,故名。
在今四川南充市西八里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果州: “因果山为名。” 《寰宇记》 卷86南充县:果山 “层峰秀起,松柏生焉。郡因山以为名”。《宋史·游仲鸿传》: “ (吴) 曦叛,宣抚司幕官薛绂访仲鸿于
西汉高祖十一年 (前196) 改东垣县置,属常山郡。治所在今河北石家庄市东北。武帝元鼎四年 (前113) 为真定国治。东汉属常山国。三国魏、晋为常山郡治。北魏属常山郡。隋为恒山郡治。唐武德四年 (62
在今安徽潜山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6潜山县: 拨蒿坂 “在县西二十里”。
又作雅堆宗、牙堆宗。治所在今西藏乃东县东南亚堆。“雅堆”,藏语意为 “亚龙” 沟的上部、上亚龙。
一名剌河。源出河南鹿邑县南,会黑河。《清一统志· 归德府一》: 剌河 “一名茨河。《鹿邑县志》: ‘上承偃王陂水,东流径唐桥店南。瀖河注之。剌河南流径丁村东。又东南流至安徽颍州入颍河’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