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黄桥镇

黄桥镇

①即今江苏泰兴市东北四十二里黄桥镇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1940年新四军在此取得黄桥战役的巨大胜利。

②即今江苏江阴市西南黄桥村。清道光 《江阴县志》 卷2: “黄桥镇五保,县西南二十五里。” 民国《江苏六十一县志》: 江阴县西南有 “黄桥镇”。


(1)在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中南部。面积23平方千米。人口2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黄桥,人口1500。1949年为黄桥乡。1957年占上、大华、渔耕三乡并入,1958年改公社。1983年复为黄桥乡,1992年置镇。境内鱼塘密布,是全国著名的内塘养殖高产基地。产稻、小麦、油菜籽、水产品。有化工、日化、电子、电镀、纺织、机械、印刷等厂。珍珠项链、仿古铜器为传统工艺品。沪宁高速公路、苏黄公路经此。(2)在江苏省泰兴市中东部。面积71平方千米。人口9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黄桥。古名永丰里,北宋元丰年间即成集市,称永丰镇。明代因黄桥两端商贸市场发达,改名黄桥镇。1949年为黄桥镇,1958年改公社,1959年改名为黄桥镇公社,1962年置黄桥镇。1994年三里乡并入,2000年横巷乡并入。产小麦、稻、玉米、油菜籽、花生、蚕茧。特产“黄桥烧饼”。有轻纺、机械、电子、化工、制药、印刷、建材、服装、食品等厂。新长铁路和姜八、泰如公路经此。1940年黄桥战役发生于此。有新四军黄桥战役历史陈列馆。(3)在安徽省颍上县东北部。面积71平方千米。人口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黄桥集,人口1000。因黄姓在此建三座桥故名。1992年彭林、新庙、小集三乡合并建黄桥镇。主产小麦、稻、甘薯。阜淮铁路经此。(4)在江西省吉水县西北部。面积89平方千米。人口2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社下,人口2900。镇以黄桥村为名。1950年属黄桥、山原等乡,1955年合置黄桥乡。1958年改公社,1984年复乡。2001年西沙乡并入设黄桥镇。产稻、花生、油茶。有农机、白水泥、羽绒、板鸭、粮油加工等厂。赣粤高速公路、吉阜等公路经此。(5)在湖南省洞口县东南部、杨柳江汇入赧水处。面积131.6平方千米。人口7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黄桥铺,人口4500。西南有黄桥,镇以桥名。1952年置镇,1956年并入黄桥乡,1961年复置。1995年金田、石背二乡并入。主产稻、甘薯、小麦、棉花,并产辣椒、花生、烤烟。有制鞋、农机、印刷、纸箱、榨油等厂。为县东南部农副产品集散地。公路通洞口镇。赧水可通航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银川驿

    即今甘肃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东银川乡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0河州: 银川驿 “在州西六十里。《旧志》 云: 踏白城东有银川站,黄河所经,驿盖因旧名也”。

  • 羊册镇

    一作羊栅镇。即今河南泌阳县西北六十里羊册镇。清尹耕云《豫军纪略》卷4:咸丰十年(1860)五月,“金梁进至泌阳羊册镇”。在河南省泌阳县西北部。面积127平方千米。人口6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羊册,人口

  • 喀什噶尔河

    一名葱岭北河。在今新疆西南部。源出帕米尔高原,上游为克孜勒苏河。至喀什市东北称为喀什噶尔河,东北流注入塔里木河。清徐松 《西域水道记》 卷1: “喀什噶尔河,回语谓各色为喀什,砖屋为噶尔,地富庶多砖屋

  • 永定堡

    在今陕西彬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4邠州:永定堡,“《志》云:唐太宗讨薛举时筑”。

  • 笼山城

    唐建,属维州。在今四川理县东北。唐广德元年 (763),吐蕃陷维州笼山城。《清一统志·杂谷直隶志》: 笼山城“在厅北。唐置戍于此。今为笼山番寨”。在今四川省汶川县北。唐广德年间,吐蕃攻陷维州笼山城,即

  • 大通营

    即今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(浩门镇)。《清一统志·西宁府二》:大通营“在大通县北一百二十里。本朝雍正二年置,城周六里,初设总兵驻防,兼辖白塔、永安二营,寻改副将,属西宁镇辖”。

  • 册亨县

    1913年置,属贵州贵西道。治所即今贵州册亨县西册阳乡。1923年直属贵州省。1957年迁治者楼镇(今册亨县)。在贵州省西南部。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。面积 2598 平方千米。人口21.9万,有汉

  • 临庆国

    南朝宋泰始五年 (469) 改临贺郡置,属湘州。治所在临贺县 (今广西贺县东南贺街镇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贺县、钟山、富川等县地。南齐复为临贺郡。南朝宋泰始五年(469年)改临贺郡置,治临贺县(今广西贺州

  • 济咙

    即济隆城。今西藏吉隆县东南吉隆。清松筠《西招纪行诗》 注: “自宗喀西南行三日,可抵济咙边隘。”

  • 临烝县

    一作临蒸县。三国吴置,属衡阳郡。治所即今湖南衡阳市。东晋为湘东郡治。隋改为衡阳县。古县名。又作临承县或临蒸县。东汉建安中分酃、烝阳两县置,治今湖南省衡阳市。属衡阳郡。以临烝水得名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