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水河镇
即今四川双流县西南黄水镇。清嘉庆《双流县志》 卷2 《驿传》: 黄水河站 “在治南十五里”。
即今四川双流县西南黄水镇。清嘉庆《双流县志》 卷2 《驿传》: 黄水河站 “在治南十五里”。
在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南之南公营子(俗称喀喇城)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 潭州龙山县:“本汉交黎县地, 开泰二年以习家寨置。”
又名湟水、洸水。即今广东英德市西南连江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桂阳郡含洭县注: “应劭曰:“洭水所出,东北入沅。” 《水经·洭水注》: “洭水又径阳山县南……洭水又径含洭县西……洭水出 (洭浦) 关右合溱
即今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东南海中双帆石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26万安军:双女石“在城南陵水县界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5陵水县:双女屿“在县东百里大海中,去岸半日。周围数十里。两石对峙如人。上有淡水,海舶多
①秦置,属内史。治所在今陕西大荔县东朝邑镇西南二里。西汉属左冯翊。东汉末移治今大荔县。三国魏为冯翊郡治。西晋改名大荔县。北魏初复名临晋县,太和十一年 (487) 改为华阴县。②北魏太安二年 (456)
在今四川梁平县东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79梁山军: 峰门山 “距军东一十五里。其山高大,顶有寒泉,两崖峻险,群峰对峙如门,因以名之”。南宋范成大 《峰门岭遇雨·泊梁山》 诗云: “行尽峰门千万丈,梁山鼓
清光绪二十八年(1902)改玛喇巴什厅置,属莎车府。治所即今新疆巴楚县。1913年改为巴楚县。清光绪二十八年(1902年)降玛喇巴什直隶厅置,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楚县西南阿克沙克马热勒。属疏勒府。二
即沂。在今湖北黄石市。《资治通鉴》: 东汉建安四年 (199),刘勋为孙策所破,“勋走保流沂”。即此。
即今辽宁凌海市东北三十里石山镇。民国《奉天通志》卷78锦县:“石山站村本以十三山得名,后简称曰十三站,更易十三为石山,遂成今名。”(1)在辽宁省凌海市东北部。面积87.2平方千米。人口3.1万。镇人民
清置,属四川提督。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南建武乡。乾隆四十三年 (1778) 改游击为都司。《清史稿·胡中和传》: 同治三年 (1864),“冬,剿苗匪于建武,腰中弹伤,力战败之”。即此。光绪三十三年 (1
西晋洛阳宫殿名。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。《文选·晋纪总论》 注引干宝《晋纪》曰:永平元年(291),“诛太傅杨骏,迁太后杨氏于永宁宫”。《元河南志》引《洛阳宫殿簿》曰:永宁宫“有连阁二百八十六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