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沙渡
在今贵州金沙县东南鸭池河北岸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在今贵州金沙县东南鸭池河北岸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明洪武四年(1371)改广兴府置,直隶京师。治所在广德县(今安徽广德县)。辖境相当今安徽广德、郎溪二县地。洪武十三年(1380)废广德县入州。清属安徽省。1912年废州为广德县。明洪武四年(1371年
又名普济寺、焦山寺。在今江苏镇江市东焦山上。始建于东汉兴平年间,名普济寺。南宋景定中重建,改名焦山寺。清康熙二十三年 (1684) 赐名定慧寺。建筑宏伟,殿阁与金山寺迥异,故有 “金山寺里山,焦山山里
湖泊名。在今河南新蔡县西北七十里。上承澺水 (今洪河),东出为铜水、富水 (今堙) 等注入淮河。周围三十里。今堙。《后汉书·孝灵帝纪》:中平五年 (188),“遣下军校尉鲍鸿讨葛陂黄巾”。《晋书·石勒
即今湖南凤凰县南二十二里水打田乡。清严如熤《苗疆险要考》谓水打田“两面高山,中间羊肠一线,计长二十余里,前后隘口极为紧险”。集镇名。在湖南省凤凰县城南部。水打田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 1300。古为通麻
北宋置,属南川县。在今四川綦江县南吹角乡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80南平军: 吹角坝古摩岩“吹角坝有古摩岩,风雨朘剥,苔藓侵蚀,惟识其一二,曰 ‘建安’。其他不可辨。在溱川堡,去军四十里。‘建安’ 汉献帝
古族名。又作州靡、余靡、寿麻。《吕氏春秋·任数篇》:“西服寿靡”。高诱注:“寿靡,西极之国,靡亦作麻。”《山海经·大荒西经》 有“寿麻之国”。战国时期,寿靡约在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一带。
即今河北武安市东南淑村镇。清乾隆 《武安县志》 卷2里社有淑村。
在今四川三台县北二里长屏山。唐杜甫有 《陪章梓州、王阆州、苏蓬州、李果州四使君登惠义寺》 诗。今寺石壁上有唐代摩岩佛造像数龛。
又名漓山、沈水山、象山。即今广西桂林市区南漓江与桃花江汇流处象鼻山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7临桂县: 漓山 “山魁然拔起,横障江上,郡人名为象鼻山。以山突起水滨,形如象鼻也。明初围静江,别将朱亮祖屯于东
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置,为管州治。治所即今河南郑州市。大业二年 (606) 为郑州治。三年 (607) 为荥阳郡治。唐初为管州治,贞观初属郑州,七年 (633) 为郑州治。明洪武初省入郑州。古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