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黄石市

黄石市

即今福建莆田县东南黄石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6兴化府莆田县: 黄石市 “在府东南二十五里。民居环聚。旧有黄石税课局,本宋之黄石务,其后徙置不一。元至正中,改建于此。明初改为税课局”。


在湖北省东南部、长江南岸,南邻江西省。面积 4617 平方千米(市辖区226平方千米)。人口253.8万(市辖区人口66.1万)。辖黄石港、西塞山、下陆、铁山4区和阳新县,代管大冶市。市人民政府驻黄石港区。滨江的道士洑、石灰窑、黄石港古代已形成集镇。三集镇沿长江联成一体。1948年三集镇合并为石黄镇,属大冶县。1949年初为大冶特区办事处,后改称石黄特区,属大冶专区。1950年置省辖黄石市。市因黄石山得名。《水经注·江水》:“江水东历孟家溠,江之右岸有黄石山,水径其北,即黄石矶也。”1959年原黄冈专区大冶县划为黄石市所属。1960年撤销大冶县,并入黄石市。1962年复置大冶县,仍属黄石市。1994年撤销大冶县,设立大冶市,由黄石市代管。1996年咸宁地区的阳新县划归黄石市所属。地处鄂东南低山丘陵北缘,长江流经东北边界。有大冶湖、保安湖、磁湖、网湖等湖泊,为半丘陵及平原湖区。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有稻、小麦、油料、苎麻。矿产资源丰富,有铁、铜、煤、金、锰、钨、铅、锌、大理石等50多种。有采矿、冶炼、建材、轻工、服装、化工、机械、能源、食品、医药等厂。是中国著名的工业城市。有冶钢集团、大冶铁矿、大冶有色金属公司、华新水泥集团、美尔雅服饰集团等一批大企业、大集团。有武九铁路及武黄、铁灵、铜大支线。黄宜高速公路和106、316国道经此。有黄石港。名胜古迹有西塞山、磁湖、东方山、小雷山、飞云洞、铜绿山古矿冶遗址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济宁市

    1946年1月山东革命根据地由济宁县城区及近郊析置,治所即今山东济宁市。同年9月为国民党军队所占。1948年7月重获解放,仍为济宁市。1950年5月撤销,与济北县合并,设立济宁县。同年11月复置济宁市

  • 思龙驿

    亦作思陇驿。即今广西宾阳县西南思陇镇。旧属上林县,明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东亭湖

    又名浴兵池、东湖。在今安徽广德县东南三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24广德军:东亭湖“在朝阳门外三十里。张王兴迹之所。王先开一池, 曰浴兵池,今呼为东亭湖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9广德州:东亭湖“在州东南三十里。

  • 昆明军

    唐置,属嶲州。治所在昆明县 (今四川盐源县)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嶲州: “西南有昆明军。”《寰宇记》 卷80昆明县: “天宝中于此置昆明军,以镇抚之。”

  • 禹门渡

    在今山西河津市西北二十五里禹门口村,黄河渡口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蒲州河津县: “西北有龙门山,夹河对峙,下有禹门渡巡检司。”

  • 珍溪场

    即今四川涪陵市东北长江北岸珍溪镇。清同治 《涪州志》 卷1: 罗云里有 “珍溪镇场”。

  • 流杯殿

    隋唐东都宫殿。在今河南洛阳市隋唐故城内。《元河南志》 载: 流杯殿 “在丽春台北,殿上漆渠九曲,从陶光园引水注庄敬院。隋炀帝与宫人为曲水之饮”。

  • 十五省

    明初沿袭元制,境内分设一个中书省直辖区,若干行中书省辖区。洪武九年(1376)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,十三年(1380)撤销中书省,以所领府、州直隶京师。自宣德三年(1428)以后,全国的府、州分统

  • 西瓯

    古百越的一支。秦汉时主要分布在今广西及广东部分地区。《史记·南越列传》:赵佗“以兵威边,财物赂遗闽越、西瓯、骆,役属焉”。《寰宇记》:“永嘉为东瓯,郁林为西瓯。”一说即骆越,梁顾野王《舆地志》:“交趾

  • 韩壁寨

    在今山西武乡县东南韩北乡。《清一统志·沁州》: 韩壁寨 “在武乡县东五十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