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黄陂镇

黄陂镇

又作王陂镇。即今江西宁都县西北七十里黄陂镇。清时设汛。


(陂bēi) (1)在江西省宜黄县西南部、黄水河畔。面积275平方千米。人口2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黄陂,人口5500。唐末戴姓自虔化(今宁都)县清泰乡迁此,以水为名,称黄陂。1949年设黄陂等乡,1958年设黄陂公社,1984年改乡,1985年置镇。2001年白竹乡并入。产稻、大豆、薯类,森林资源丰富。有胶合板、竹木加工、粉丝、农具、饲料等厂。镇西是1933年工农红军第四次反围剿的主战场。临宁公路经此。(2)在江西省宁都县西部。面积204平方千米。人口3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黄陂圩,人口5000。唐乾符年间建村于璜溪河畔,以水为名。明时河上筑有水坝改称璜陂,1963年简作今名。1949年属璜陂区,1958年设红都公社。1984年改黄陂乡,1987年设镇。为县粮食重点产区,并产甘薯、油菜籽、烟叶等。有稀土矿及建材、农机、元钉、陶器等厂。为县内大圩场之一。永宁公路经此。纪念地有毛泽东旧居、红一方面军总前委黄陂会议会址等。山堂有宋代古瓷窑址。(3)在广东省英德市东部,滃江中游。面积67.6平方千米。人口1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黄陂圩,人口2580。因附近有一引水陂头得名。原属大镇镇,1977年析置黄陂公社。1984年改区,1987年建乡,1993年设镇。2000年黄陂华侨农场并入。属丘陵和河谷平原。主产稻,并产花生、木薯、果蔗等。是茶叶、糖蔗主产区。荸荠有名。有公路南接梅岭公路。(4)在广东省兴宁市北部、黄陂河中游。面积73平方千米。人口4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黄陂圩,人口2890。宋时称乌茶洞,明泰昌元年(1620年)改称中洞圩;后因黄陂河上筑有拦水坝(俗称陂头),上游开采硫黄矿,河水浑浊呈黄色,故名。1950年属兴宁六区。1958年设黄陂公社,1962年设区,1987年建镇。属丘陵性谷地。主产稻,并产大豆、花生、生姜、薯类及柿子。有炼铁、水泥等厂,还有煤矿和小水电站。平松公路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类乌齐

    在今西藏类乌齐县西北类乌齐镇。清时设类乌齐宗。乾隆 《西藏志 · 事迹》: 雍正三年(1725) 升周瑛为四川提督。于次年春,抚插类乌齐一带番民。“类乌齐”,藏语意为大山。

  • 百丈崖

    在今河南卢氏县南。《宋书·柳元景传》:元嘉二十七年(450),“元景以军食不足,难可旷日相持,乃束马悬车,引军上百丈崖,出温谷,以入卢氏”。在今河南省卢氏县南。南朝宋元嘉二十七年(450年)北伐,雍州

  • 潇湘关

    在今湖南永州市西北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永州府二》: 潇湘镇 “潇、湘会流之地。五代时置。一曰潇湘关”。

  • 清浪关

    明洪武二十三年 (1390) 建,在今贵州镇远县东北七十五里清溪镇。明清浪卫治此。

  • 芒干水

    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之大黑河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“芒干水出塞外……西南径白道南谷口,芒干水又西南径云中城北……又西南注沙陵湖。”

  • 礼州后千户所

    明洪武十五年(1382)置,属建昌卫。治所在礼州(今四川西昌市西北礼州镇)。清雍正六年(1728)废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年)置,治今四川省西昌市西北礼州。属建昌卫。清雍正六年(1728年)废。

  • 滋水

    ①在今河北蔚县西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4蔚州: 滋水,“其上流即广灵县之壶流河也,东流经此地名南马庄,有流水泉。金时民竞争利,铸铁板一片十窍,分流灌田。与滋水合,又东北注于葫卢河”。②又名资水。即

  • 调查礁

    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之榆亚暗沙。1935年公布名称为调查礁。1947年改名榆林暗沙。

  • 齐康郡

    南齐改徐闻县置,属广州。治所在广东徐闻县南。辖境相当今广东徐闻县地。隋开皇十年(596)平陈后废。南朝齐置,治齐康县(今广东徐闻县南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省徐闻县一带。隋开皇十年(590年)废。

  • 董市

    一名董滩口。即今湖北枝江县西十四里董市镇。《清一统志·荆州府二》: 董市 “在枝江县(今枝城市东南枝江镇) 东六十里,亦谓之董滩口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