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黑水守捉

黑水守捉

唐置,在今新疆乌苏县附近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北庭大都护府: “渡黑水,七十里有黑水守捉。”


唐置,治所约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苏市境内。后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洪济桥

    即洪济梁。在今青海贵南县北黄河上。《元和志》 卷39廓州: “金天军,在积石军西南一百四十里洪济桥。”

  • 嘤游 (遊) 山

    亦作鹰游山或莺游山。即今江苏连云港市东北海中东西连岛。《寰宇记》 卷22海州东海县: “嘤游山在县东北一百三里海中。去崖二十里,高二里。其山周回浮海中,群鸟翔集,嘤嘤然自相喧聒。”

  • 象骨港市

    即今湖南岳阳市东北象骨港,为松杨湖农场场部所在地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7岳州府临湘县“马鞍山” 条下: 象骨山 “山下有港,亦以象骨名”。市因象骨港为名。

  • 凤湖水

    即今广东海丰县西鹅埠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海丰县:凤湖“在县西百里。《志》云:湖受鹅哺岭、赤口港诸水,西流入海”。

  • 浮山堰

    一名淮堰。南朝梁武帝时筑。在今安徽明光市北八十里,浮山村北淮河上。《水经·淮水注》:“淮水又东径浮山,山北对巉石山。梁氏天监中,立堰于二山之间。” 《元和志》 卷9濠州招义县: “浮山堰,在县西北六十

  • 蛟湖镇

    在今浙江三门县东南高湖村。明属临海县,置巡司于此。清置镇。

  • 大凌河城

    明置,属广宁中左千户所。治所即今辽宁凌海市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7广宁左屯卫“松山堡”条下:大凌河堡“在卫东四十里。以近大凌河而名。宣德三年亦置中左千户所于此”。后金天聪五年(1631)清太宗皇太极屡统兵

  • 宣文堂

    北魏平城宫殿堂。在今山西大同市北。《魏书·高祖纪》 载: 太和十二年 (488) 九月,“起宣文堂、经武殿”。太和十七年 (493),“三月戊戌,改作后宫,帝幸永兴园,徙御宣文堂”。

  • 堂阜水

    在今山东蒙阴县东南。《水经·沂水注》:堂阜水 “导源堂阜……东南注桑泉水”。

  • 华山

    ①在今河北三河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三河县:华山在“县北三十里。一名兔儿山。即香河县骆驼港之源也。其地又有石城、青梁诸山口”。②又名花山。在今江苏句容县北。《寰宇记》卷90升州句容县:华山,“《梁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