鼎山县
北宋置,属渝州。治所在今四川江津市南。旋废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9江津县: 鼎山,“ 《志》云: 宋尝置鼎山县,今正史不载”。光绪 《江津县志》卷2: 鼎山故县 “宋置。旋废。在县南”。
北宋置,属渝州。治所在今四川江津市南。旋废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9江津县: 鼎山,“ 《志》云: 宋尝置鼎山县,今正史不载”。光绪 《江津县志》卷2: 鼎山故县 “宋置。旋废。在县南”。
①西晋惠帝置,属新兴郡。治所在今山西定襄县西北四十里。北魏太平真君七年 (446) 并入定襄县。②唐武德七年 (624) 改常乐县置,为瓜州治。治所即今甘肃安西县东南锁阳城。大历后陷于吐蕃。古县名。(
元至元十五年 (1278) 改昌国县置,属庆元路。治所即今浙江舟山市定海区城关镇。辖境相当今浙江舟山群岛大部分地区。明洪武二年 (1369) 复改昌国县。
又名胶莱河、胶莱新河。即今山东半岛西部之胶莱运河。《元史·世祖纪八》: “用姚演言,开胶东河。” 即此。
在今四川三台县西北六十里香积山香积寺侧。唐杜甫 《涪城县香积寺官阁》 诗云: “寺下春江深不流,山腰官阁回添愁。”
即今江苏武进县西南十八里丫河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地图》阳湖县:“丫河桥在城西南二十六里。”民国《江苏六十一县志》:武进县西南有“丫河镇”。
一名定都渠,或作定渚渠。在今山东平度市南七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6平度县: 定渠 “与州东北之药石水及石渎河合流入胶水”。
即今陕西商南县西南边境马家坪。1946年当地解放后曾置郧商县治此。
即今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之大环江,为龙江支流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思恩县: “南有环江,北有带溪,皆合流于龙江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109思恩县: 环江在 “县南六里。源出县西北蛮洞中,绕流经此,东北流
明洪武十一年 (1378) 建,为蜀王朱椿王府。在今四川成都市人民南路北端展览馆一带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7成都府成都县 “武担山” 条下: “明蜀府建于其阳,有砖城,周五里。” 《明史· 张献忠传》:
即今江西湖口县南流芳乡。《清一统志·九江府二》:刘家市“在湖口县南四十里。商旅居民极为繁盛。都昌、湖口二县俱贸易于此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