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龙城镇

龙城镇

北宋置,属渠江县。即今四川广安县东北九十里白市镇。


(1)在安徽省萧县中部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96平方千米。人口12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龙城,人口6.6万。1949年设龙城镇,1958年成立虚实公社,1960年改称萧城镇公社,1980年复置龙城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、大豆和水果、蔬菜等,“帽山萝卜”久负盛名。有建筑、建材业。徐阜铁路和311国道及萧淮公路经此。(2)在江西省彭泽县北部、长江南岸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63.5平方千米。人口6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龙城,人口1.6万。以彭泽曾名龙城县而名。五代南唐昇元二年(938年)始为县治。1946年设龙城镇,1947年以城南双峰尖山名双峰镇,1949年改名城关镇,1958年改公社,1981年复设城关镇,1982年复名龙城镇。2001年泉山镇并入。主产蔬菜。有机械、造船、工具、五金、钢窗、水泥、砖瓦、家具、包装箱等厂。沿江有客货运码头,牛九公路与彭海、彭乐公路经此。名胜有澎浪矶,隔长江与小孤山对峙。(3)在河南省郾城县西部。面积42.3平方千米。人口5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后郑村,人口 1050。因建有龙城开发区得名。1958年建十五里店公社,因公社机关驻十五里店村得名。1976年公社机关迁后郑村。1984年改十五里店乡,1995年改龙城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、大豆、稻。有羽毛制品、骨粉、制革、制鞋等厂。漯宝铁路、洛界公路经此。(4)在广东省龙门县东部偏北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24平方千米。人口5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东门路,人口4.5万。明弘治九年(1496年,一说六年)始置县城,称附城镇。1961年称县城镇,1964年始称龙城镇。因在龙门河畔,以龙门河得名。地处丘陵地带。农产稻、花生、甘蔗、蔬菜。有林场和柑橘场。卫生香和传统竹木工艺品著名,还有针织、化工、陶瓷、缝纫机台板、通风设备、水泥、玻璃围棋等厂。龙始、增马、龙塘公路在此交会。(5)在云南省呈贡县西北部、滇池东岸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9.6平方千米。人口3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龙城,人口2.9万。1956年以龙街、城内合并置镇,各取一字得名。为元代以来县城及商业中心。1958年撤镇设公社,1963年为龙街公社。1984年复置镇。地处滇池沿岸坝区。产稻、蚕豆、小麦、玉米、蔬菜、水果等。有钢铁、建筑、建材、纺纱、食品加工等企业。境内有市橡胶五厂、省化工学校等。有以蔬菜为主的大型常年批发市场。昆洛公路纵贯南北。有公共汽车通昆明市区。古迹有石碑村汉墓群、清魁星阁。龙街为张天虚故里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扶风县

    唐贞观八年(634)改湋川县置,属岐州。治所即今陕西扶风县。至德中属凤翔府。金初改名扶兴县,寻复故。元、明、清皆属凤翔府。民国初属陕西关中道。1928年直属陕西省。在陕西省西部。属宝鸡市。面积751平

  • 南阳务

    在今河北肃宁县东北隅。《资治通鉴》: 五代晋开运三年 (946),天雄节度使杜威帅兵至瀛州,“闻契丹将高谟翰先引兵潜出,威遣梁汉璋将二千骑追之,遇契丹于南阳务”。即此。在今河北省肃宁县城东北,或云在城

  • 戙船澳

    即今广东阳江市西南闸坡港。明时为防御倭寇要地。

  • 王石谷墓

    在今江苏常熟市西门外程家桥西。王翚(1632—1717)字石谷,号耕烟山人、乌目山人,晚称清晖主人。江苏常熟人。清初名画家。善画山水,时称画圣。康熙时尝绘《南巡图》及《长江万里图》,为清代杰出的艺术作

  • 永和镇

    ①北齐置,故址在今山西永和县西南三十五里。北周宣帝改置临河县。②北宋熙宁七年(1074)废永和县为镇,属安阳县。即今河南安阳县东四十里永和乡。③即今江西吉安县东南永和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吉安府庐陵县

  • 竹步国

    故地在今非洲索马里之朱巴河口一带。《明史·外国列传七》:“行步,亦与木骨都束接壤。永乐中,尝入贡。其地户口不繁,风俗颇淳。郑和至其地。”

  • 使鹿部

    清代对所属黑龙江流域、外兴安岭以南,东至库页岛的部分鄂伦春人及其他蓄养驯鹿部落的称呼。清杨宾 《柳边纪略》 卷3: “使鹿部大约在使犬诸部之外。按 《实录》: 崇德元年五月,阿赖达尔汉追毛安部下逃人,

  • 岭底堡

    在今广东信宜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4信宜县: 岭底堡 “在县东四十里。向设官军,防怀乡、圣峒、六定、岭底等瑶”。

  • 泸宁营

    清置,在儿斯堡 (在今四川冕宁县西南锦屏乡)。有守备千总驻防。

  • 荡 (盪) 羌砦

    北宋元符元年 (1098) 于故没烟后峡建,初属西安州,后改属怀德军。在今宁夏海原县东南苋麻河水库附近。金属镇戎州,元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