辽改渤海国西京鸭绿府置,属辽阳府。治所在弘闻县 (今吉林临江市)。因鸭渌水而名。辖境约当今吉林临江、白山二市,抚松县及朝鲜慈城郡一带。末年废。辽改渤海国西京鸭绿府置,治弘闻县(今吉林临江市)。末年废。
①即今湖南常宁县西北麻洲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衡州常宁县: “吴分耒阳立新宁县,属湘东郡。旧治三洞,神龙二年移治麻州。” 即此。②唐贞观二十二年 (648) 析郎州地置,治所在今云南宣威市境。辖境约当
元置,属晋江县。在今福建泉州市旧城西肃清门。明洪武九年 (1376) 改为晋安驿。
在今江西赣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赣州府赣县:下窑隘“在府南。《志》云,府南又有文潭隘,俱路出信丰县”。
即今黑龙江省嘉荫县南、萝北县北之嘉荫河。清康熙《皇舆全览图》有查衣河。民国《黑龙江志稿》卷4:札伊河“一作折温河,又作嘉荫河,《提纲》作查衣河,《盛京志》作寨河,《纪略》作宰河。蒙古语寨,方才也。《金
战国楚邑。在今湖北宜昌市东南长江北岸。《史记·白起列传》:秦昭王时,白起“攻楚,拔郢,烧夷陵,遂东至竟陵”。《正义》:“夷陵,今峡州郭下县。”古邑名。(1)战国楚邑。在今湖北省宜昌市东南。公元前278
南朝梁改安沂县置,为建陵郡治。治所在今广西岑溪县西北。隋属永平郡。唐初属藤州,贞观八年(634)为燕州治。十八年(644)复属藤州。二十三年(649)废。古县名。南朝梁改安沂县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岑
亦名金雁水。指今四川广汉市北之鸭子河。东汉之雁桥、五代之金雁桥即此水上之桥梁。《方舆胜览》 卷54汉州: 雁江 “在雒县南 (北),曾有金雁故名”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汉州: “又北有雁水,亦流入雒,故
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密云县: 要水 “在县东北,亦曰清水,源出古北口外,自大、小黄崖口流入境,至县西北又东入于潮河。汉要阳县以此名”。
①即今广东阳东县东北那龙圩。清时有把总驻防。②亦作那隆墟。即今广西灵山县西南五十里那隆镇。清雍正《广东通志》卷18:钦州有那隆墟。宣统《广东舆地全图》灵山县图:西南有那隆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