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标城
在今湖南保靖县东。《元和志》卷30三亭县:“酉水南有龙标故城,蜀将马德信所筑。其城甚宽大,在龙标山。”
在今湖南保靖县东。《元和志》卷30三亭县:“酉水南有龙标故城,蜀将马德信所筑。其城甚宽大,在龙标山。”
在今江西浮梁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5浮梁县: 猴滩,“ 《闻见录》: 由景德镇出县北石鼓岭,至猴滩,达祁门县”。
地区名。指今四川东部地区。《旧唐书·杜甫传》:永泰年间,杜甫“乃游东蜀依高适,既至而适卒”。
即今山西临县东北白文镇。《清一统志·汾州府》“三交镇”条下:白文镇“在县北”。在山西省临县东北端。面积227平方千米。人口3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白文,人口 6500。古名白燕村,元至正十年(1350年
即隐泉山。在今山西文水县西南。《水经·文水注》: “文水又南径 (平陶) 县,右会隐泉口,水出谒泉山之上顶。俗云,旸雨愆时,是谒是祷,故山得其名,非所详也。”
①在今山西长子县东南二十七里应城村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:上党郡长子县有应城。②又名滍阳城。在今河南平顶山市西,白龟山水库内。《水经·滍水注》:“滍水东径应城南,故应乡也。”(1)即今山西省长子县东南应城
大理国时部落之一。居住于沙过甸一带。在今四川德昌县西南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 威龙州:“在路西南,夷名巴翠部,领小部三:一曰沙娲普宗;二曰乌鸡泥祖;三曰娲诺龙菖蒲, 皆獹鲁蛮种。”至元十五年(1278)合
又作金江。即今云南永胜县西南金江街。清设金沙县知事。民国初改金沙县佐。
即中亚之锡尔河。《元史·郭宝传》: 甲戌岁 (公元1214年),随成吉思汗西征,“次忽章河,西人列两阵迎拒,……进兵下挦思干城”。
南朝梁大同三年 (537) 置,治所在北宕渠郡 (今四川渠县)。北周治流江郡。隋大业三年 (607) 改为宕渠郡。唐武德元年 (618) 复为渠州。天宝元年 (742) 改为潾山郡。乾元元年 (758
明置,在今山西沁源县。《清一统志·沁州》:沁阳驿“在州北郭外。今裁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