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龙桥

龙桥

在今陕西三原县南北二城之间的清河上。为多孔式拱形桥,桥身全用石条铁钳构成,桥面铺青石板,两侧有石雕栏杆。《清一统志·西安府》:龙桥“在三原县北门外,跨清河。宋建隆四年,清河溢。有龙斗于桥下,桥圮。重建, 因名。明万历中易以石,长三十有三丈,高七丈五尺,广三丈三尺”。


横跨于陕西省三原县南北二城之间的清河上。桥长约110米、宽11米、高26米。为多孔式拱形桥,桥身全用石条铁钳构成,桥面铺青石板,两侧有石雕栏杆。造型宏伟美观,各拱结构符合力学原理。《三原县志》有“水从碧玉环中过,人从苍龙背上行”的诗句,故名龙桥。建于明万历十九年(1591年)至三十一年。清顺治十三年(1656年)、乾隆二十年(1755年)、咸丰元年(1851年)曾先后修补桥面和桥基左右堤岸,而桥身始终非常坚固。经明万历四十四年和1933年两次大洪水冲击,桥身亦未受任何影响。为中国桥梁建筑学上宝贵的实物资料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博斯腾池

    古名敦薨薮。又称博斯腾淖尔。即今新疆博湖县东博斯腾湖。

  • 夫余国

    又作扶余、凫臾。在今嫩江中下游及松花江、阿什河、拉林河流域。《后汉书·夫余传》:“夫余国在玄菟北千里。南与高勾骊,东与挹娄,西与鲜卑接,北有弱水。地方二千里。”5世纪末亡于勿吉。部分遗民北徙嫩江流域,

  • 婆兮乡

    即今云南华宁县东三十四里盘溪镇。清光绪 《皇朝中外一统舆图》: 宁州 (今华宁县) 东有婆兮乡。

  • 省溪长官司

    明洪武初改省溪坝场等处长官司置,属思南宣慰司。治所在今贵州江口县北六里省溪司。永乐十二年 (1414) 改属铜仁府。清光绪六年(1880) 迁治大万山 (今万山特区)。1913年改置省溪县。明洪武初改

  • 会稽山

    ①在今浙江绍兴市南。《周礼·职方氏》:“东南曰扬州,其山镇曰会稽”。《山海经·南山经》:“会稽之山,四方,其上多金玉,其下多砆石。”《史记·夏本纪》:“禹会诸侯江南,计功而崩,因葬焉,命曰会稽。会稽者

  • 大宛

    汉西域国名。在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。都贵山城(今卡散赛)。《史记·大宛传》:大宛“在匈奴西南,在汉正西,去汉可万里。其俗土著,耕田,田稻麦。有蒲陶酒。多善马,马汗血,其先天马子也。有城郭屋室。其

  • 蛮州

    唐置,属黔州都督府。治所即今贵州开阳县。北宋后废。唐置,治今贵州省开阳县。辖境相当今贵州省鱼梁河与清水江汇流处。北宋后废。

  • 紫云书院

    明成化四年(1468)太子少保、户部尚书李敏创建。在今河南襄城县西南紫云山中。十八年(1482) 赐额。后又扩建。今存大殿和东西配殿及东西厢房、门楼及观澜桥、墨香泉等胜景。明成化四年(1468年)太子

  • 梁各庄

    在河北易县西北,近西陵。京汉铁路新易支线通此。

  • 牛塘坝关

    明置,在今贵州石阡县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石阡府》:牛塘坝关“在府城西南废葛彰司(治今河坝场)境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