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泉隘
在今四川资中县东南四十里银山镇北。《明史·朱燮元传》:万历中,奢崇明作乱,“陷新都、内江,尽据木椑、龙泉诸隘口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7资县:龙泉隘“在银山镇。镇北为杜家沟,有龙泉洞。万历中, 奢崇明作乱,据重庆,西犯成都,泸、叙诸郡邑望风瓦解, 内江之椑木镇,资县之龙泉诸隘口俱失,贼遂向成都,败官军于资阳之九泉山”。
在今四川省资中县东南银山镇。明万历中,永宁土官奢崇明据重庆,西犯成都,取资县之龙泉诸隘,即此。
在今四川资中县东南四十里银山镇北。《明史·朱燮元传》:万历中,奢崇明作乱,“陷新都、内江,尽据木椑、龙泉诸隘口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7资县:龙泉隘“在银山镇。镇北为杜家沟,有龙泉洞。万历中, 奢崇明作乱,据重庆,西犯成都,泸、叙诸郡邑望风瓦解, 内江之椑木镇,资县之龙泉诸隘口俱失,贼遂向成都,败官军于资阳之九泉山”。
在今四川省资中县东南银山镇。明万历中,永宁土官奢崇明据重庆,西犯成都,取资县之龙泉诸隘,即此。
即今陕西西乡县南一百里司上乡。《清一统志·汉中府二》:司上汛“两面峻岭,一线中开,设有把总分防”。
即今江苏姜堰市东南大泗乡(大泗庄)。清道光《泰州志》卷2:“南至大泗庄四十五里。”
在今广东龙门县西南。清乾隆十九年(1754) 置巡司于此,并设千总驻防。后移于永清墟(今永汉镇)。在今广东省龙门县西南。清乾隆十九年(1754年)置巡检司于此。
①隋开皇十年 (590) 置,治所在新会县(今广东新会市北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新会市境。十一年 (591) 改为允州。②隋开皇十年 (590) 改成州置,治所在梁信县(今广东封开县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郁南
北魏置,属武都郡。治所在今陕西宝鸡市境内。后废。
①即土默特左旗。旗府驻地在蒙古营(今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西王府)。②即土默特左翼旗。治所在归化城(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)。
辽清宁中 (1055—1064) 置,为宁江州治。治所在今吉林松原市东三岔河镇东北石头城子。金初废。古县名。辽置,治今吉林省扶余东石头城子。为宁江州治。金废。
明置,属洪雅县。在今四川洪雅县南里许,青衣江南岸隐蒙山麓。
在今福建仙游县南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6仙游县:北坑岩“在县南。岩石周环如城。元末乡人避寇于此”。
①指古郫江。在今四川成都市西。《寰宇记》 卷72华阳县: “都江水在府西四里。一名粉水,以水作粉鲜洁于他处。”②指今四川岷江及都江堰市西都江堰分水鱼咀之北江 (内江)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51永康军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