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今四川泸县西北。《寰宇记》卷88泸州泸川县:“支江水从富义县鸳鸯池,屈曲方至城下,与汶江合流。”《清一统志·泸州》:支江“在州西北六十里。源自富顺县椽子漕流入州境,又南五十里至怀德镇入资江”。
西藏古地名。地约在今西藏北境之唐古拉山口,唐时吐蕃曾于此置驿站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“鹘莽驿,唐使入蕃,公主每使人迎劳于此。” 其山名鹘莽山,其下有鹘莽峡即唐古拉山南麓之索曲河上游。
①北魏置,属临松郡。治所在今甘肃张掖市南。寻省入临松县。②明正德十三年 (1518) 析龙川县和平峒地置,属惠州府。治所即今广东和平县。明郭子章 《郡县释名》 广东卷: 以和平峒为名。崇祯六年 (16
在今四川武隆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9武隆县:龙宝潭“在县东北七十里。林箐幽绝,入可十里。平沙旷野, 自为一境”。
在今内蒙古乌审旗境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夏州朔方县:“贞元七年开延化渠,引乌水入库狄泽,溉田二百顷。”乌水即今乌审旗南之纳林河。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夏州朔方县(今陕西靖边县北白
元至元十六年 (1279) 改浔州置,属广西道。治所在桂平县 (今广西桂平县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桂平、平南二县地 明洪武三年 (1370) 改为浔州府。元至元十六年(1279年)升浔州置,治桂平县(今广
①在今湖北随州市西。《水经·溳水注》:均水“出大洪山,东北流径土山北,又东北流入于溳水”。②上源曰淅水,出河南卢氏县,南流经西峡县西,至淅川县南与丹水合流为均水,至湖北丹江口市入汉。《水经·均水注》:
在今江苏宝应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3宝应县: “黄昏荡在县东七里。东南接望直港,东北达县东八十里之凌溪。《志》 云,望直港在县东十五里。宋嘉定八年所浚,西接宋泾河。宋泾即城中市河也,引流而东,接望直
亦作栖鸡坪。即今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西南大堡镇。明曹学佺 《蜀中广记》 卷35峨眉县: 嘉靖末 “腻乃虐栢等叛,出凉山,会同西河匪瓜白禄出沙坪,于是嘉、峨、犍为一带邻边居民不能安枕,建昌上下南三道督邛部
唐、宋雅州通吐蕃三道之一。从今四川雅安市西南行,经荥经县、汉源县北清溪镇,西越飞越岭至泸定县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47雅州 “碉门寨” 条下: “自雅州西通蕃之路有三: 曰灵关、曰碉门、曰始阳。而灵关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