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潭沟
即今四川喜德县北龙塘沟。清有把总分防。
即今四川喜德县北龙塘沟。清有把总分防。
在今山东龙口市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登州府》:圣母泉“在黄县东南三里。《县志》: 自石窦涌出,甘洁异常,大旱不减, 居民获灌溉之利”。
即今河北任县北十四里大北张村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51任县图:北有大北张。
①即今陕西宁强县东二郎坝乡。清嘉庆间经略额勒登保兵胜于此。②即今陕西太白县南二郎坝乡。魏源《圣武记》卷10:嘉庆六年(1801),清兵镇压白莲教起义,“杨遇春追冉贼由二郎坝入南山,乘夜突击高、马贼队,
即今广西兴安县东北湘江西岸界首镇。旧属全州。清光绪 《广西舆地全图》 全州图: 西南有界首。因与兴安县互界,因名。民国 《全县志》 卷1:“界首市水通湘江,陆通兴、全,干线所经,商务较他市为盛。”
在今河北海兴县南二十二里高湾镇。明长芦盐场之一,雍正十年 (1732) 废。
在今云南石屏县西北三十里宝秀镇。明置巡司于此。清废。
①在今浙江淳安县南千岛湖中。《寰宇记》卷95淳安县: 都督山,“ 《郡国志》 云: 山极高峻”。宋 《淳熙严州图经》 卷3淳安县: 都督山 “在县南,即方俨尝所居也,山因以得名”。②在今湖南麻阳苗族自
北宋置,属邻水县。在今四川邻水县北二十里。
即今广东龙门县东南平陵镇。旧属河源县。清宣统《广东舆地全图》河源县图:县西有平陵墟,清有外委把总驻防。
在今江西南城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6建昌府南城县:红屏山“在府西五里。又名赭面石。高百仞,如赤城。郡治目为印山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