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龙穴山

龙穴山

①在今安徽六安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6六安州:龙穴山在“州东五十里,州境名山也。山脊有龙池,味甘美,亦名龙池山”。

②在今浙江乐清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乐清县:龙穴山“在县东二十五里。两山相对,延袤十余里”。

③在今广东顺德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广州府顺德县:龙穴山在“县西北四十里,山高秀,东有独冈”。

④在今广东龙川县西南佗城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南海郡龙川县,颜师古注:“裴氏《广州记》云,本博罗县之东乡也,有龙穿地而出,即穴流泉,因以为号。”《元和志》卷34循州河源县:“龙穴山,今名龙川山,在县东北三百四十里。”《寰宇记》卷160河源县:穴山,“《南越志》云,河源县北有龙穴山,联岩亘地,叠嶂分天,尝有五色龙乘云出入此穴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九华台

    在汉魏洛阳故城天渊池中。今河南洛阳市东北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文帝纪》 载:黄初七年(226),“三月,筑九华台”。《水经·谷水注》曰:“其水东注天渊池。池中有魏文帝九华台,殿基悉是洛中故碑累之,今造钓台

  • 顾山

    一名东顾山。又名三界山、香山。在今江苏江阴市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5常州府江阴县: 顾山“在县东南七十里,与常熟、无锡分界处也。亦曰香山”。

  • 罗西塘水

    即今广西乐业县东北逻西河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凌云县: “红水江为县北界……右受白朗塘、罗西塘水。”

  • 版桥浦

    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板桥镇附近。《文选》 卷27谢玄晖 《之宣城出新林浦向版桥》 诗,李善注引 《水经注》 曰: “江水经三山,又幽浦出焉。水上南北结浮桥渡水,故曰版桥浦。” 《三国志·吴书·三嗣主

  • 任村

    即今河南林州市北任村镇。民国《林县志》卷1《乡镇》:“任村,距城五十里。”有“市集”。

  • 兴化路

    元至元十四年(1277)升兴化军置,属江浙行省福建道宣慰司。治所在莆田县(今福建莆田市)。辖境相当今福建莆田、仙游等市县地。明洪武元年(1368)改为兴化府。元至元十四年(1277年)升兴化军置,治所

  • 回雁峰

    在今湖南衡阳市南一里。为衡山七十二峰之首。《方舆胜览》卷23衡州:回雁峰“在衡阳之南。雁至此不过,遇春而回,故名。或曰,峰势如雁之回”。在湖南省衡阳市城区、湘江大桥西北侧。海拔95.4米。旧志称其为南

  • 娑婆岭隘

    在今山西静乐县东北五十里娑婆乡。明置娑婆岭巡司。

  • 红头屿

    即今台湾省台东县东南海上之兰屿。清黄叔璥《台湾使槎录》:“沙马崎头之南行四更至红头屿,皆生番聚处,不入版图。”连横《台湾通史·经营纪》:光绪三年(1877)五月,“恒春知县周有基查勘红头屿,收入版图”

  • 白龙潭

    ①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五十里。明顾炎武《昌平山水记》卷下:“石匣之东南,渡潮河十五里为石盆峪。有龙潭,潭上石如盆形, 水悬崖而下入于潭。潭外为盆,水从潭面历盆抵峡而下,数里入于潮河,有龙宅焉,其深无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