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腹山
在今四川南江县西南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盘道县“有龙腹山”。《寰宇记》卷139巴州清化县:“龙腹山在县西九里。”
在今四川南江县西南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盘道县“有龙腹山”。《寰宇记》卷139巴州清化县:“龙腹山在县西九里。”
①在今江苏宜兴市西南六十里。唐杜佑 《通典·州郡十二》: 义兴县 “有章山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5常州府宜兴县: 章山在 “县西南六十里。一名黄山,亦曰芳岩。周广六十八里。相接曰佛泉山、武花山,连亘入
即今湖北枣阳市东刘升镇。《清一统志·襄阳府三》:刘升店“在枣阳县东四十里”。
亦作南䍧牱郡。 南齐改牂柯郡置, 治所在且兰县 (今贵州黄平县西南)。辖境相当今贵州贵阳、瓮安、黄平、独山、惠水等县市一带。梁大宝以后废。
即今广西平乐县南四十五里大扒瑶族乡。清光绪《广西舆地全图》平乐县图:南有大扒塘。
即今西藏北部及西藏、青海间的唐古拉山。《清一统志·西藏》:巴萨通拉木山“在喇萨北八百余里。即金沙江发源之山也。山势高大,状如乳牛,故名。木鲁乌苏, 由山之东流出, 入云南界,为金沙江;山西流出之水,名
原名天妃宫。俗称妈祖庙。在今福建泉州市南门。南宋庆元二年(1196)建庙祀莆田湄洲林氏女(海神)。明永乐五年(1407)经出使西洋太监郑和奏请,奉旨修庙。明代派官出使外国前皆来祭祀祈祷。清康熙十九年(
即今贵州六枝特区西北岩脚镇。旧属郎岱县,有把总防守。
唐开元十七年(729)置羁縻州,属黎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甘洛县境。北宋以后废。
北宋置,属历阳县。即今安徽和县北香泉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9和州:“香淋泉在州北三十五里。其水温,相传梁昭明尝浴此,因名太子汤。亦曰平疴泉。宋治平中,名其地曰平疴镇。”
在今安徽安庆市西大新桥。《清一统志·安庆府二》:大新桥“在怀宁县西。张葭港水由此入江”。清咸丰三年(1853)太平军石达开守安庆时立榷关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