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龙里县

龙里县

清康熙十一年(1672)改龙里卫置,属贵阳府。治所即今贵州龙里县。民国初属贵州黔中道。1923年直属贵州省。清林则徐《滇轺纪程》称:龙里县“以城南龙驾山得名”。


在贵州省南部。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。面积 1521 平方千米。人口21万。辖6镇、8乡。县人民政府驻龙山镇。元置龙里等寨长官司,属八番顺元宣慰司。明洪武五年(1372年)置龙里长官司,属贵州宣慰司;二十三年置龙里卫,属贵州都司,以卫治有龙架山得名。清初废龙里长官司。康熙十一年(1672年)裁卫置龙里县,属贵阳府。1914年隶黔中道,1920年直属贵州省。1949年属贵阳专区,1956年属安顺专区。1958年并入贵定县,隶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。1961年复置县。地处黔中山原丘陵南部、苗岭中段。县境南部有红岩河,中部有水桥河,北部有洗马河,均属乌江水系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有稻、玉米、小麦、烟草、油菜籽、大豆。有煤、铁、硅石、高岭土、重晶石、大理石等矿。有建材、农机、硫酸、酿酒、印刷等厂。湘黔、黔桂铁路及贵鲇公路横穿中部,龙平、千洗公路斜穿县境南、北部。各乡镇均通汽车。名胜有城南莲花洞和冠山紫虚宫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上新河镇

    1912年置,属江宁县。即今江苏南京市水西门外上新河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江宁县记:“上新河镇在城西十六里。”

  • 射阳县

    西汉置,属临淮郡。治所即今江苏宝应县东北射阳镇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注: “应劭曰: 在射水之阳”,故名。东汉属广陵郡。三国时废。西晋太康元年 (280) 复置,东晋义熙九年 (413) 废。1942年

  • 渡村镇

    即大村市。今江苏吴县西南渡村镇。清光绪 《江苏全省舆图》 吴县图: 西南有大村。民国 《江苏六十一县志》: 吴县西南有 “大村镇”。并记: “大村亦作渡村,为洞庭东山入县之要道。”在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

  • 杨岐水

    即今江西萍乡市南之萍水。《明一统志》卷57袁州府:杨岐水“源发杨岐山,西流过萍乡县前,下入醴陵县境。宋将之奇诗, ‘倒流杨岐水’即此”。

  • 湍滩

    在今湖北宜城市东南。《元史·阿术传》:至元六年 (1269),阿术率诸将围襄阳,“ (范) 文虎复率舟师来救,来兴国又以兵百艘侵百丈山,前后邀击于湍滩,俱败走之”。

  • 涂 (塗) 山

    ①相传为禹会诸侯处,又传说为禹娶涂山氏处。其地说法不一: (1) 又名当涂山。在今安徽怀远县东南八里,淮河东岸。《左传· 哀公七年》: 子服景伯曰: “禹合诸侯于涂山,执玉帛者万国。” 杜注: “涂山

  • 黄龙冈

    在今辽宁开原市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奉天府一》: 黄龙冈 “在开原县北三里。山形延亘委蛇起伏,东连巨岭,西抵边河,俨如卧龙之状。今冈插柳为边,以限内外,谓之新边。

  • 北石桥泉

    在今山东滕州市北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2滕县:北石桥泉“旁有三里桥、大乌等泉,俱注于北沙河”。

  • 步雄部

    宋大理置,属善阐府。在碌云异城(今云南江川县东北二十六里龙街)。元改江川县。大理后期置,治今云南省江川县东北江城南。属善阐府。蒙古宪宗时改置千户,元至元十三年(1276年)改为江川州。

  • 榆林郡

    隋大业三年 (607) 改胜州置,治所在榆林县 (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黄河南岸十二连城)。辖境约当今内蒙古伊克昭盟东北部、呼和浩特市西部和托克托县地。唐贞观三年 (629) 改置胜州,天宝元年 (7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