骈隘
在今广西靖西县东南。 《清一统志·镇安府》 “峨漕隘” 条内: “又有骈隘, 在 (归顺) 州南八十里。俱有兵防守。”
在今广西靖西县东南。 《清一统志·镇安府》 “峨漕隘” 条内: “又有骈隘, 在 (归顺) 州南八十里。俱有兵防守。”
即今安徽和县西南戚镇乡。明万历 《和州志》 卷1: 戚家桥在 “州西十二里”。
亦作地理城。即今安徽阜南县南三十里地城镇。明正德《颍州志》卷1:地理城“在州南一百一十里汝水阳。相传元至顺壬申,同知归旸请添置县,名颍水。今寺基故城隍庙也。至正辛卯,刘福通作乱,流劫乡村,破烧县治,遂
①在今河北怀来县东北四十五里,北与赤城县相接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8:长安岭“本名枪竿岭,或曰桑干岭之讹也,永乐中改今名。嘉靖二十七年,敌由独石逾长安岭掠隆永,即此”。②在今安徽怀宁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
唐天宝前置羁縻州,属雅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宝兴县境。后废。
①唐渤海国置,为崇州治。治所在今吉林敦化市东北大山咀子镇。辽废。②即隆山县。今四川彭山县。《唐会要》 卷71:隆山作崇山,避玄宗李隆基讳。古县名。渤海国置,治今吉林省敦化市东北大山咀子。为崇州治。辽废
在今广西武鸣县南五十里,与南宁市接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 111 武缘县 “独秀山” 条下: 高峰岭“高二百余丈,长十五里,南接宣化县界”。
在今广西灵川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7灵川县:龙田岩在“县(故治在今三街镇)西三里。中有石田,高低委曲,下有龙泉”。
一名豆山。 在今四川江油市北五十里武都镇东北。唐杜光庭 《录异记》: “绵州昌明县窦圌山,真人窦子明修道之所也。西接长冈,犹可通车马,东临峭壁,陡绝一隅,自西壁至东峰,
即今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西之小溪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景宁县: 彪溪在“县西五十里。《志》云:县境之水自庆元界来,又自龙泉县大溪诸水分流入境,回环曲折,合县境诸溪流,经县北,东注青田之大溪”。
亦作罗刹国。指沙皇俄国,为俄罗斯译名之讹。清康熙初张缙 《宁古塔山水记》: “逻车一种,近为边患。其国与西洋相邻,碧眼黄发,善用火枪,酣战不用衣甲,去此二三万里。其来也由海船,入黑筯、鱼皮部落,掠其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