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三官

三官

①大乐正、大司寇、司市合称。见《礼记·王制》。②大司徒、大司马、大司空合称。③司马、司徒、司空合称。见《左传·昭公四年》。④指齐国军队中执掌鼓、金、旗以发布号令的三种官。见《管子·兵法》。⑤管理农、商、工的田师、市师、器师三种官的合称。见《荀子·解蔽》。⑥西汉“上林三官”的省称。⑦魏晋南北朝“廷尉三官”或“建康三官”的省称。


三官,在不同时期、不同著述中指不同的三位官员,主要有以下几种:1、指大乐正、大司寇、司市三官,见《礼记·王制》。2、指司马、司徒、司空三官,见《左传·昭公四年》。3、指大司马、大司徒、大司空三官,见《礼记·王制》。4、指管理农、商、工的田师、市师、器师三官,见《荀子·解蔽》。5、指军队中掌鼓、金、旗而发布军令的三官,见《管子·兵法》。6、指掌管均输、钟官、辨铜令三官,见《史记·平准书》。7、西汉“上林三官”、魏晋南北朝“廷尉三官”、“建康三官”的省称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主爵郎

    官名。隋炀帝大业三年(607)改主爵侍郎置,主爵司长官。唐初沿置,高祖武德三年(620)加中字为主爵郎中。官名。隋初吏部主爵司的主官为主爵侍郎,炀帝改诸司侍郎为郎,称主爵郎。唐武德初沿置,三年(公元6

  • 工厂检查委员会

    实业部直属机构。国民党政府设置,依照民国二十年(公元1931年)十月二十八日公布的《实业部工厂检查委员会章程》规定,本会设置的目的在于研究并辅助推行工厂检查,以研究所得建议于实业部。设委员若干人,由实

  • 天厩使

    官名。宋置,见“左骐骥使”。

  • 疡医中士

    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天官府太医下大夫疡医上士佐官,正二命。

  • 临时稽勋局

    官署名。南京临时政府始置,北洋政府时属国务院。依照民国元年(公元1912年) 七月二十二日公布的《临时稽勋局官制》规定,掌办开国时立功宣劳等的调查、褒扬、抚恤等事。设局长一人,审议员八人,调查员十人,

  • 地政部

    官署名。民国三十七年(公元1948年)五月十三日,国民党政府重新修正公布《行政院组织法》,将地政署扩大为地政部,次年三月行政院缩小编制,复又裁撤。

  • 渠堰使

    使职名。唐玄宗开元十六年(728) 以宇文融充河南北渠堰使,用《禹贡》九河故道开稻田,换取陆运钱,收其利。五代后周显德五年(958)十一月置关西渠堰使,于雍、耀二州界(今陕甘交界一带)疏泾水(今泾河)

  • 四方使者

    官名合称。即隋炀帝大业(605—617)初所置东夷、南蛮、西戎、北狄四方使者,各一人,掌其方国及互市事; 每使者皆置署。

  • 主文中散

    官名。为北魏中期由中散官中分化出来的专门掌管文书事务的中散官。任职于秘书省、侍御曹的称“秘书主文中散”、“侍御主文中散”。五品中。孝文帝太和(477—499)改制罢。参见“中散”。

  • 道右上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 (556)仿《周礼》道右置,北周沿置。夏官府司右中大夫属官,正三命。隋文帝开皇元年 (581) 罢。参见“道右”。官名。《周礼》夏官之属有道右上士二人,为王的象路的陪乘;王下车,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