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等县
县的等级之一。见“一等县”。
县的等级之一。见“一等县”。
官名。春秋战国带领一百名士卒的军吏。《墨子·号令》: “伍人逾城归敌,伍人不得斩。与伯归敌,队吏斩”。
为大厩令的佐官,掌安全保卫。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。参看“大厩令”条。
苑园名。见“提点在京四园苑所”。
掾史属为掾史和属之合称,即三公府、将军府诸曹之正、副二长官,掾史(一般称掾)为正,属为副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一·太尉·掾史属》,参看“掾”、“掾史”条。
官名。南宋实录院置,以侍从官充任,掌修实录。参见“实录院”。
官署等级。隋朝、唐朝寺、监所统辖官署分三级,最低一级署通称下署。隋朝有诸陵、崇玄、太卜、车府、清商、司仪、肴藏、良酝、掌醢、甄官、廪牺等署,长官令从八品,炀帝大业三年(607)增为正七品。唐朝为太卜、
官名。清朝太医院之副长官。详“太医院院判”。
官署名。民国置,直属大总统,掌管农林、水产、牧畜、工商、矿冶等事。置总长、次长各一人,所属有总务厅及矿政、农林、工商、渔牧四司。国民政府成立后,分设为农矿部和工商部,不久又合并为实业部。官署名。北洋政
宫官名。南朝宋太宗定后宫百官时置。五品。
官署名。即“典制清吏司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