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京皇城使
官名。辽朝南面京官。亦称上京城皇使,为上京皇城使司长官。
官名。辽朝南面京官。亦称上京城皇使,为上京皇城使司长官。
官名。缋工为《考工记》五种设色之工之一。缋与绘同,缋工即绘文彩之工。北周置缋工中士,正二命;缋工下士,正一命。属冬官府司色下大夫。
官名。别火的意思是改火。我国古代有改火的习俗,即规定某日要熄灭旧火,另生新火,以辟除不详,预防疫病,而且必须以原始的钻木取火法来生新火,并举行有关的仪式。此种习俗先秦时已流行。《论语·阳货》:“君子三
官署名。为画家供奉内廷的机关。五代时西蜀、南唐都设此官署。宋太宗雍熙元年翰林院设图画院,宋哲宗绍圣二年称图画局,后简称画院;院设待诏、祗候等官。《宋史·职官六·入内内侍省》:“翰林院勾当官一员,以内侍
官名。隋朝始置。高祖开皇二年(582) 置为宫廷内官尚宫属官,员三人,视勋品,掌图籍法式,纠察宣奏。金沿置,为典卫司、宫苑司、惠民司诸司长官,各一人,正七品至从六品。元朝置于御香局、掌薪司、供膳司、上
指官吏致仕、退休。《汉书·张敞传》: “及卫将军张安世,宜赐几杖归休,时存问召见。”又,大臣例日归私宅休息亦称归休。
① 官署名。唐朝司农寺下属机构置,于京兆府昭应县西(今陕西临潼一带)温泉处。设监一员、丞二员,掌汤池、宫禁、防堰及修调度; 近汤之地所润瓜蔬,先时而熟者,以荐陵庙。北宋初存其官名而无职司。②官名。唐朝
见“专操管带”。
宋朝功臣号。以赐诸班直禁军将校。参见“功臣号”。
官名,秦始置,汉因之,自侍中、尚书、博士、郎皆有之。古者重武官,有主射以督课,以善射者掌事。军屯吏驺宰永巷宫人皆有仆射之号。成帝建始元年初置尚书五人,以一人为仆射,主封门,掌授廪假钱谷。后汉尚书仆射一
外交官名。北洋政府于民国五年(公元1916年)三月二日公布的《外交官领事官官制》中规定,全权大使或公使兼驻国使馆所设参赞,得由外交部派充代办使事官,简称代办。国民党政府时期沿置,由外交部长派驻他国,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