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东上閤门使

东上閤门使

官名。唐朝中期以后置,为诸司使之一,多以宦官充任。五代沿置,无职掌。宋初属横班诸司使,太祖乾德二年 (964) ,定其品秩视少监(四品)。常领本局之事,掌乘舆、朝会、游幸、大宴供奉之事,并赞引亲王、宰相、百官、蕃客朝见辞谢,纠弹失仪。神宗元丰 (1078—1085) 改制,定为正六品职事官,员三人,专领閤门之事。徽宗政和二年(1112),改名左武大夫,为武臣阶官,别置知閤门事领其职。辽太宗会同元年 (938) 亦置,掌东上閤门司礼仪之事。金朝切置二人,正五品,掌赞导殿庭礼仪,章宗明昌六年 (1195) 省一人,降为从五品。


官名。五代承唐閤门使之制,置东西上閤门使,宋沿置,为閤门司的主官,员额各三人,属横行正使。多以处外戚勋贵,为华要之职,待遇相当于文臣的侍从官。后渐无职掌,成为武臣迁转之阶,政和二年(公元1112年)改东上閤门为左武大夫,西上閤门为右武大夫。辽金仍以东西上閤门使为东西上閤门司的长官,辽属门下省,金制东西上閤门使各二人,秩正五品,属宣徽院。参见“閤门司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省保甲局

    官署名。清末置于各省,掌保甲警察事务。

  • 交阯道

    官署名。明朝都察院十二道之一。永乐十八年 (1420) 置,宣德十年 (1435) 罢。原掌交阯(今越南国北部) 布政使司巡按考察诸事。

  • 河东局丞

    官名。北齐置。见“河东局”。

  • 评尚书事

    北魏时以他官平决尚书事、参议朝政的一种名义。乃宰相之任。《魏书·尉眷传》:“寻拜侍中、太尉,进爵为王。与太宰常英等评尚书事。”

  • 太子济司局

    官署名。见“济司局”。

  • 司险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夏官之属。一说为周朝置。掌九州版图,设置山川险阻以守禁。《周礼·夏官》:“司险,中士二人,下士四人,史二人,徒四十人”,“掌九州之图,以周知其山林川泽之阻,而达其道路。设国之五沟五涂,而

  • 羽真

    官名。北魏置。是鲜卑语的音译。为皇帝身边侍从近臣,职掌不详。《元昭墓志》: “(昭)祖连,使持节、侍中、征西大将军,都督河西诸军事、内都坐大官、羽真、统乃突镇都大将,常山王。”还有内行羽真、内大羽真、

  • 旄头郎

    官名,简称旄头,又称旄头骑,秦汉皆置,为郎中令或光禄勋所属郎官之一,掌为皇帝车驾前驱,披发、穿绣衣、骑马。《汉书·东方朔传》:“羿为旄头,宋万为式道候。”注:“羿善射,故令为旄头。今以羽林为之,发正上

  • 有事

    周朝执事官吏通称。《利簋铭》:“锡有事利金。”《尚书·周书·酒诰》:“文王诰教小子、有正、有事,无彝酒。”

  • 高门生

    十六国前燕官学生之别称。《晋书·慕容皝载记》:“赐其大臣子弟为官学生者号高门生,立东庠于旧宫,以行乡射之礼”,“皝亲临东庠考试学生,,其经通秀异者,擢充近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