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经略司
参见“经略司”。
参见“经略司”。
官名。北齐太常寺所属有鼓吹署,置令及丞,掌百戏、鼓吹乐人等事。隋唐沿置。
女官名。金设此官,正九品,掌汤沐巾栉等。见《金史·百官三·内命妇品》注。
见“宣抚处置使”。
官名。西域且末、鄯善等国置,员一人。见《汉书·西域传》。官名,汉朝时西域诸国多置,位在诸侯上,掌辅佐国君处理国事。《汉书·西域传·龟兹国》:“大都尉丞、辅国侯、安国侯、击胡侯、却胡都尉、击车师都尉、左
海关工务部营造科洋员,地位低于建筑师。见“工务部”。
官名。西晋置。驻益州,协助护西夷校尉管理当地少数民族事务。
杂号将军名,汉置,掌征伐。《后汉书·邓寇列传》:“中郎将来歙承制拜峻通路将军,封关内侯。”
官名。辽朝北面官,敦睦宫长官。统领敦睦宫契丹、汉人军民之政。下设副使、太师、太保、侍中等职。
官名。隋炀帝大业三年(607)增置散职八尉之一,正七品。官名。隋炀帝置,正七品武散官授宣惠尉。见《隋书·百官下》。
官名。宋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前置,为宰相。参见“宰相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