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省
官署名合称。即唐宋中书省、门下省。
官署名合称。即唐宋中书省、门下省。
原始社会中的一种社会组织。它由两个以上血缘相近的胞族或氏族组成。部落有自己的名称、领域、方言、宗教和习俗。并有自己的权力机关——部落议事会。各氏族的酋长和军事首领都是部落议事会的成员,负责处理部落中的
军官名,指偏将、裨将,与“大将”相对而言。《史记·郦商传》:“凡别破军三,降定郡六,县七十三,得丞相、守相、大将各一人,小将二人,二千石已(以)下至六百石十九人。”
官名。战国置。军队中的先锋官。《古玺汇编》第四六号: “阳州左、右先司马。”
官署名。清末地方审判机构之一。光绪三十三年(1907)后始设于京师、东三省,宣统二年(1910)各省渐设。省城、商埠、府、州、县均设。掌较小民刑案件的一审。置推事一至二人,并录事等。附看守所一处。官署
官名。金置,为三司所属事务官。员额二人,秩从七品,以识女真、汉字人充任。
官名。参见“额外郎中”。
见“使院牙职”。
见“点检医药饮食”。幕职名。宋置,见“点检医药饮食”。
散吏名。汉代郡府置,见《隶续》一一《李翕天井道碑》,其地位相当于史,无具体职务。《汉书·爰盎传》有从史,可能是从史位的省称。晋代犹有设置,《隶续》二一所载《南乡太守司马整碑阴》有从史位九人。县散吏似亦
官署名。即行台尚书省。官署名。隋置,见“行台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