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中山宫署令丞

中山宫署令丞

官名。北齐长秋寺所属有中山宫署,置令及丞为正副主官,掌中山宫宫人簿帐,女工,所属有面豆局丞与宫教博士二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劝农宣慰使

    唐诸道临时特遣使。开元九年(公元721年)与十二年(公元724年)两度以字文融为劝农使; 广德二年(公元765年)九月,以太子詹事李岘为江南东西及福建等道知选事并劝农宣慰使。

  • 县王

    封爵名,三国魏文帝置。《魏文帝改封诸王为县王诏》:“其改封诸王皆为县王。”晋初因之,并增邑为三千户,也置一军。参看《晋书·职官志》、《通典·职官十三·历代王侯封爵》。爵位名。北周设置,与国王、郡王、国

  • 协理台吉

    官名。清朝蒙、回各部札萨克之副长官。佐办旗务。康熙二十一年(1682)设,每旗分别为二至四人。遇有缺出,由札萨克会同盟长于闲散王以下,台吉、塔布囊以上,遴选贤能奏补。官名。清制蒙古各旗于札萨克之下设协

  • 族师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地官之属。一说为周朝置。百家为一族,族师掌一族行政戒令。《周礼·地官》“族师,每族上士一人”,“各掌其族之戒令政事。月吉,则属民而读邦法, 书其孝弟睦有学者。春秋祭酺,

  • 五省

    官署名合称。南北朝指尚书省、门下省、集书省、中书省、秘书省。隋文帝时指尚书省、门下省、内史省、秘书省、内侍省,炀帝大业三年(607)改指尚书省、门下省、内史省、殿内省、秘书省。官署的合称。南朝宋齐陈及

  • 都社正

    南宋忠义巡社职名。高宗建炎元年(1127),立诸路州府忠义巡社之法,令民自相团结。每十人为一甲,设甲长一人; 每五甲为一队,设队长一人; 每四队为一部,设部长一人; 每五部为一社,设社长、副社长各一人

  • 尤异

    汉朝官制术语。凡官吏治绩最优者即称尤异,多升迁更高级职务。如昭帝时赵广汉为阳翟令,以治行尤异,遂迁京辅都尉,守京兆尹。汉朝考察官吏的科目之一。“尤异”指在考察中被推举为政绩最好的官,此类官多被提职。《

  • 市舶提举司

    见“市舶司”。官署名。明置,掌海外诸蕃朝贡市易之事,辨其使人表文勘合真伪,禁通番,征私货,平交易,闲其出入而慎馆榖之。其官为提举(从五品),副提举(从六品)。见《明史·职官四·市舶提举司》。

  • 南奔

    官场用语。南朝时御史台诸职资望较低,士族高门多不愿任之。御史台又称南台,故有此称。《梁书·谢几卿传》: “天监(502—519)初,除征虏鄱阳王记室,尚书三公郎,寻为治书侍御史。旧郎官转为此职者,世谓

  • 仆夫

    官名。① 下级军吏。《诗经·小雅· 出车》:“召彼仆夫,谓之载矣。王事多矣,维其棘矣。”② 春秋楚国仆官之长,同“太仆”。又称“仆”。大夫爵。《国语·楚语上》:“使仆夫子晳问于范无宁。”《左传·昭公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