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中舍人

中舍人

官名。东宫属官,即“太子中舍人”。西晋武帝咸宁四年 (278) 置,以舍人中才学美者为之,与中庶子共掌东宫文翰,位在中庶子下、洗马上。《晋书·荀邃传》: “成都王为皇太弟,精选僚属,以邃为中舍人。”南朝宋置四员; 南齐沿置; 梁四员,八班,功高者一人,与中庶子祭酒共掌其坊之禁令,又有通事守舍人、典事守舍人、典法守舍人等员; 陈五品、六百石。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(493) 定为从四品中,二十三年改从四品上; 北齐隶门下坊,置四员,五品。隋朝改名内舍人,炀帝大业三年 (607)减为二员。唐高祖武德三年 (620) 复名中舍人,隶右春坊,置二员,正五品下,为右庶子副贰; 高宗永徽元年(650)、龙朔二年 (662) 改名内舍人、右赞善大夫,咸亨元年 (670) 复置中舍人而右赞善大夫不废。北宋太宗至道 (995—997)、真宗天禧 (1017—1021)各置一员;神宗、钦宗为太子时亦置;南宋宁宗庆元(1195—1200) 令其位在舍人上,嘉定 (1208—1224) 初置二员。辽朝右春坊亦置。


官名。晋武帝咸宁四年置,以舍人才学美者担任,与中庶子共掌文翰,位在中庶子下,洗马上,职如黄门侍郎,为太子属官,又称太子中舍人。其后历代多沿置。唐代中舍人与右庶子共掌侍从、献纳、启奏。见《晋书·职官志》、《宋书·百官下》、《南齐书·百官志》、《隋书·百官上、中》、《新唐书·百官四上》、《宋史·职官二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诸路兵马都统署

    武官名。见“诸路兵马统署司”。

  • 太后两宫主藏

    官名。金正大元年(公元1224年)置,秩从八品;掌库藏之事。有副主藏为其副职。

  • 热官

    指势要之官。宋陆游《感遇诗》:“仕宦五十年,终不慕热官。”

  • 州参军事

    官名。唐置于诸州,其秩上州正八品下,中州正九品下,下州从九品下。掌随长官出巡,赞导礼仪及考核属吏的勤惰。州参军事与典狱、问事、白直、执刀诸杂职掌组为州的参曹。

  • 太卜助教

    伎术官名。隋置,见“太卜博士”。

  • 算曹

    官署名。晋朝置,为御史台诸曹之一。设侍御史掌其事。南朝宋沿置,至顺帝初省并法曹。

  • 内侍省押班

    宦官名。宋朝初年内侍省置,位副都知下。神宗元丰 (1078—1085) 改制,定为正六品。辽朝亦置,又有内侍左、右厢押班。

  • 知集贤院事

    官名。金贞祐五年(公元1217年)置,为集贤院的长官,秩从四品。

  • 伴讲

    官名。明朝王府三伴之一。建文(1399—1402)中增置,一人,从九品。与伴读、伴书合为王府三伴。诸王待如宾师。成祖即位,革。

  • 南京延津渡河桥官

    官名。金朝置。都水监属官。设于南京延津渡,管理、检查桥、船、渡口事务。有南京延津渡河桥管勾、同管勾之名目。官名。金置,属都水监。掌桥船渡口,讥察过往行旅、收支本桥诸物等事。其中讥察之事属南京留守司管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