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临时大总统

临时大总统

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国家元首。存在于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和北洋政府初期。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临时大总统由各省都督府代表选举,以得票满投票总数三分之二以上为当选,代表投票权每省各只一票。临时大总统因故不能视事,得委托临时副总统代理;若因故去职,则由临时副总统升任。临时大总统的职权,根据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》的规定,一、有统治全国之权,实际兼任行政首长,直接指挥行政各部。二、有统率陆海军之权。三、有宣战、媾和、缔约之权。四、有任用部长、派遣外交专使之权。五、有设立中央裁判所之权。六、有制定官制、官规之权(修正大纲增入)。这些职权的行施,均须得到参议院的同意。其与参议院的关系是:临时大总统得向参议院交议事件和提出咨询事件,如对参议院的决议不同意,可于十日内声明理由提出复议,但参议院仍执前议时(须有出席议员三分之二以上的同意),则须执行。临时大总统因属过渡性质的国家元首,故对其任期未作规定。民国元年(公元1912年)二月十二日清帝退位,孙中山根据南北议和协定,次日辞临时大总统职务,推荐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。临时参议院于二月十五日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,三月十日袁世凯在北京就职。临时参议院为防止袁世凯专权,在《临时约法》中规定政体采用内阁制。临时参议院于四月二日议决临时政府迁往北京。二年(公元1913年)十月六日,第一届国会选举袁世凯为大总统,十月十日就职,临时政府结束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发审局

    官署名。负责审讯。清朝后期,各省州县不能处理的重要诉讼案件,由督、抚委派候补官员担任审讯,这种非正式的审讯机关,称发审局。非正式审讯机关。清末,各省凡有重要诉讼案件为州县官所不能处理者,由督抚派委侯补

  • 申田

    官名。春秋战国时齐置。主农业生产。《管子·立政》:“相高下,视肥, 观地宜, 明治期前后,农夫以时均修焉; 使五谷桑麻,皆安其处,申田之事也。”

  • 公臣

    西周时期在朝廷任官之臣。区别于王臣。《公臣簋铭》: “虢仲令公臣司朕百工。”

  • 直荡都督

    官名。西魏置。《周书·侯莫陈崇传》:“(侯莫陈悦)从魏孝武入关,为太祖直荡都督。”

  • 四捷军都指挥使司

    官署名。辽朝置,为南面官,统领四捷军。置详稳、都指挥使、都监等职。

  • 平西大将军

    官名。晋朝置,职掌同平西将军,唯资深者得任之,二品。历朝皆不常置。南朝宋二品,梁、陈皆较平西将军进一阶。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二品中。参见“平西将军”。

  • 万石

    汉代官吏秩禄等级,凡丞相、太师、太保等皆为万石,实得月俸三百五十斛,一岁四千二百斛。实际发放时往往折合为钱,或钱谷兼发。1、禄秩级名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师古曰:汉制,三公号称万石,其俸月各三百

  • 度河将军

    官名。南朝梁置。武帝天监七年(508)定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二班,拟先锋将军等号,大通三年(529) 改为渡河将军。

  • 参赞军事

    官名。南宋御营使、都督、宣抚使的高级属官,参预谋划军事。军事幕职名。宋御营使、都督、宣抚等所属高级军事幕职,掌参预军事谋划。

  • 管理官书局大臣

    官名。清末官书局长官。光绪二十二年(1896),京师原强学书局改归官办,遂设大臣一人总理局务。二十四年,官书局併入京师大学堂,又改称管学大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