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乡老

乡老

①《周礼》官名。二乡设一人,监督乡大夫行政,为顾问,无常职。又作三公之别称。《周礼·地官·序官》: “乡老,二乡则公一人。”郑玄注: “老,尊称也。王置六乡,则公有三人也。三公者,内与王论道,中参六官之事,外与六乡之教。其要为民,是以属之乡焉。”②后世对汉朝“三老”之称呼。汉制,每乡置三老一人,掌教化。故后世以乡老称之,亦称“乡耆”。《金史·良弼传》: “可依汉制置乡老。”③清朝州县地方乡里之职役。


官名。周设此官,掌与乡大夫以礼礼宾,献贤能之书于王。《周礼·地官·司徒序官》:“乡老二乡则公一人。”注:“老,尊称也。王置六乡,则公有三人也;三公者,内与王论道,中参六官之事,外与六礼之教,其要为民,是以属之乡焉。”孙诒让《正义》:“乡老无专职,惟及乡大夫帅其吏而礼宾贤能,以献其书于王,退而行以乡射之礼,五物询众庶而已。”《周礼·地官·乡大夫》:“三年则大比,考其德行道艺,而兴贤者能者。乡老及乡大夫帅其吏,与其众寡,以礼礼宾之。厥明,乡老及乡大夫群吏,献贤能之书于王。”

乡三老的简称。汉代乡置三老,后世简称三老。掌教化。参看“三老”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朝聘

    ①诸侯定期朝见天子。《礼记·王制》:“诸侯之于天子也,比年一小聘,三年一大聘,五年一朝。”②春秋时期诸侯小国定期朝见称霸的大国。《左传·襄公八年》:“公如晋朝,且听朝聘之数。”

  • 参谋总长办公室

    国防部内部机构。国民党政府设置,直属总参谋长。设主任一人,中将或少将级。下设总务、机要两处及秘书室。处室之下分科办事。处长为少将级,副处长为少将或上校级,科长为上校级。

  • 太平将军

    官名。西晋赵王司马伦建始元年(301)置,以道士胡沃为之,以招福祐。见《晋书·赵王伦传》。

  • 都官部员外郎

    官名。明初刑部都官部副长官。初二人,正六品。洪武十三年(1380)改一人,从五品。协郎中共掌本属部事。参见“都官部”。

  • 典金官

    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为天朝典官,掌铸印和打造金银器饰。员额二人,官阶为职同指挥。

  • 交通大学

    铁道部所属大学。前身最早为南洋公学,光绪二十二年(公元1896年)创办于上海。北洋政府时期先称南洋大学,后称上海工业专门学校。民国十年(公元1921年)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、北京邮电学校、交通传习所合并

  • 领枢密院事

    官名。北宋徽宗政和七年(1117),以内侍童贯宣抚陕西、河东、河北三路,带同签书枢密院衔。后改权领枢密院,宣和元年(1119)进为领枢密院事,为枢密院长官。其后,又以郑居中为之。

  • 都大发运使

    见“发运使”。

  • 武备院兼管大臣

    官名。又称“武备院兼管事务大臣”。清朝内务府武备院之主管官。乾隆十四年(1749)设,由皇帝特简,无定员。总掌制造、收贮御用军械、装备及宫中陈设器物诸事。

  • 典选

    官制术语。指受命掌管官吏选举。有时非吏部官员或吏部官员调任他职后,亦得奉诏典选,兼理选举事务。《北齐书·源彪传》: “(后主)天统(565—569)初,(彪)入为吏部郎中,迁御史中丞,典选如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