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五等爵

五等爵

爵制名。一说夏、商时为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五等,周朝为天子、公、侯、伯、子男五等。《礼记·王制》:“王者之制禄爵,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,凡五等。公侯田方百里,伯七十里,子男五十里。”《孟子·万章下》:“北宫锜问曰:‘周室班爵禄也,如之何?’孟子曰: ‘天子一位,公一位,侯一位,伯一位,子、男同一位,凡五等’。“天子之制,地方千里,公侯皆方百,伯七十里,子男五十里,凡四等。”孙奭疏:“盖孟子所言周制,《王制》所言,则夏商之制也。”一说认为它与三等爵制均为西周实有制度,并相互为用。即五等爵以定封地大小; 三等爵以定其所食: 公食其半,侯伯食三分之一,子男食四分之一。《周礼》载诸侯总共受到天子九次册命为公,七次册命为侯伯,五次册命为子男,是从西周的册命制度发展而来的。五等爵制秦汉未设。三国魏咸熙元年(264)复置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五等。晋以后沿设,多不食本邑。李自成大顺政权永昌元年(1644)亦设。参见“三等爵”。


五等爵即分五级之爵: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五级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盐场巡检

    官名。清代都转运盐司所属有巡检司五,各设巡检一人,秩从九品,计直隶一人,山西、江苏各二人。掌巡察各盐场。

  • 小宾部

    “小宾部下大夫”的省称。

  • 墨敕斜封

    任命官吏须经一定程序。唐中宗时,权宠用事,常不遵守制度,而由皇帝直下敕书,用斜封付中书执行,时人称为斜封官。墨敕是因不由中书盖印的原故。一种非正规的任官方式。唐制,任命官员须经一定程序。中宗时,韦后及

  • 皇太子宫傅府

    官署名。元至正六年(公元1346年)四月置,以长吉等为宫傅官,当时太子尚未受册宝。九年(公元1349年)冬,置端本堂为皇太子学宫,设谕德、赞善、文学、正字、司经等官。十三年(公元1353年)六月册立皇

  • 兵马都总管

    官名。见“诸军兵马都总管府”。

  • 华林署丞

    官名。即华林丞。

  • 右春坊

    官署名。属东宫,唐高宗龙朔二年(662)改太子典书坊置,掌侍从、献纳、启奏,职比中书省。咸亨元年(670)复名典书坊,睿宗景云二年(711)再改为右春坊,长官右庶子二员,次官中舍人二员,另有太子舍人四

  • 爵部员外

    官名。渤海国官,左六司支司爵部属官,位郎中下。

  • 北院王

    西夏诸王位之一。在师位、中书位、枢密位之上。

  • 中尚丞

    官名。唐武则天垂拱元年 (685)改中尚方丞置,尚方监 (少府监) 中尚署次官,置二员或四员,从八品下。北宋初存其名而罕除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