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名。北齐置。为左、右卫府直卫属官,负责舆驾出入侍卫。从五品。
官名。北洋政府置,由台长改称,为中央观象台的主官。见“中央观象台”。
官署名。明初都察院十二道之一。洪武十五年 (1382) 始置,置监察御史掌其事。建文 (1399—1402) 中罢。成祖即位,复置。永乐元年 (1403) 改北京道。
官名。汉代干边郡置司马,属于军职;内郡偶亦置之,非为定制。《八琼室金石补正》九载西晋《南乡太守郛休碑阴》,其一郡佐吏,首为司马顺阳黄根,其次则为行义武猛掾武当华吴,又次则说郡领县八,户万七千一百三十,
即“导官令”。
王名,三国魏正始八年改封东夷濊的不耐侯为不耐濊王。详“不耐侯”条。
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仿《周礼》场人置,掌国家林木果圃的管理,北周沿置。地官府虞部下大夫属官,正一命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罢。参见“场人”。
官名。辽朝北大王院官员,在北院司徒下。
官名。元置,为宣政院的佐官,秩正三品,员额三人。
官署名。辽朝北面官,统领契丹、奚、汉、渤海四军之渤海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