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都
(1)战国时齐国曾用五都之兵灭燕,五都可能是临菑、平陆、阿、即墨和莒,各设有选练的常备军,其性质相当于其他各国的郡。(2)西汉时除京师以外,有洛阳、邯郸、临菑、宛、成都五个商业比较发达的都会,合称五都。(3)三国魏建都洛阳,黄初二年(公元221年)又以西汉故都长安、皇室本贯谯、汉献帝旧都许昌、曹操为魏王时旧都邺四地为陪都,与京师合称五都。(4)唐肃宗时建五京,亦称五都。参见“五京”。
(1)战国时齐国曾用五都之兵灭燕,五都可能是临菑、平陆、阿、即墨和莒,各设有选练的常备军,其性质相当于其他各国的郡。(2)西汉时除京师以外,有洛阳、邯郸、临菑、宛、成都五个商业比较发达的都会,合称五都。(3)三国魏建都洛阳,黄初二年(公元221年)又以西汉故都长安、皇室本贯谯、汉献帝旧都许昌、曹操为魏王时旧都邺四地为陪都,与京师合称五都。(4)唐肃宗时建五京,亦称五都。参见“五京”。
官名。明代置于各盐场,掌盐仓的管理。
官名。南宋国史院、日历所、会要所置,以本署官兼任,掌本署修史之事务。
官署名。元朝置,秩正三品,隶吐蕃等路宣慰司都元帅府,置司于雅州 (今四川雅安),掌军民政务。设达鲁花赤、招讨使、经历、知事各一员。
宋代三司内部机构,为户部五案之一。掌酒的专卖事务。
官名。明朝于各王府纪善所分置,各二人,正八品,掌规谏讽谕。
官署名。辽朝置。南面官,名义上为管理汉人的军事机构,实际为南面官最高衙署,所有南面军民政事、刑狱诉讼无所不统。《辽史·萧孝忠传》:“国制,以契丹、汉分北、南枢密治之。”辽设司分治汉人,始于太祖时之汉儿
官名。契丹置。北面官。《辽史·国语解》:“挞马,扈从之官。”后为皇帝近侍。官名。(1)辽置,《辽史·国语解》:“挞马, 扈从之官。”契丹部落联盟的后期,在耶律释鲁任于越时曾以其侄儿耶律阿保机任此职,称
①明朝国子监及地方学宫所设之诸生居住房舍,以千字文编号,故有此称。②明清科举中乡试、会试于贡院举行,入闱士子各居一席舍答卷,所用席舍称号房。光绪(1875—1908)末叶废科举,此制遂不用。
见“大司族”。
官名。金朝卫尉司长官,掌皇后宫事务,从三品。官名,金朝置。从三品,为卫尉司长官,掌总中宫事务。见《金史·百官二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