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仪比三司

仪比三司

即仪同三司。指未任三公而享受相当于三公的礼仪待遇。《三国志·吕布传》: “(王)允以布为奋威将军、假节,仪比三司,进封温侯,共秉朝政。”


即仪同三司,指非三公官而享受三公的仪制待遇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吕布传》:“允以布为奋武将军,假节,仪比三司,进封温侯,共秉朝政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拟差

    宋代授予官员差遣的方式之一。亦称拟注,由吏部四选、兵部及转运使司等拟定奏准后执行。

  • 翰林院孔目

    官名。见“孔目”。

  • 京南检察司使

    所掌与“京东检察司使”同,详该条。

  • 王府护卫指挥使司

    官署名。明太祖洪武五年(1372)始置于诸亲王府,每府设三护卫,每卫设指挥使、指挥同知、指挥佥事等官,俱与京卫同。各卫下辖左、右、前、后、中五千户所,负责护卫王邸。

  • 中列大夫

    官名。金朝内侍阶官。二十五阶之第四阶,秩正五品上。官名。金置,正五品上,为内侍官。见《金史·百官一·内侍》。

  • 布燮

    官名。南诏官,与坦绰、久赞谓清平官,决国事轻重,犹如唐朝宰相。

  • 威风将军

    参见“十威将军”。

  • 就谷监

    ①官署名。唐朝将作监下属机构,置于王屋(今山西王屋),掌采伐材木,有监、副监、丞、监作等属。②官名。唐朝将作监就谷监长官,置一员正七品下。官署名和官名。见“百工监”。

  • 乡三老

    汉朝乡官。汉二年(前205)汉王刘邦令各乡置三老一人,称乡三老。需由年五十以上,有德行,能帅众为善者担任。官名,也称三老,战国时即置,到汉朝,三老有乡三老、县三老、国三老。以年高有德者担任,掌道德教化

  • 论莽热

    官名。吐蕃官,即内大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