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使君

使君

① 奉命出使者尊称。② 汉朝对州刺史之尊称。三国、晋朝沿用。用以对州郡长官之尊称。《三国志· 蜀志· 先主传》: “曹公从容谓先主曰: ‘今天下英雄,惟使君与操耳’。”按刘备时为豫州牧。后世因之。


1、对使臣或巡行所部的州刺史之尊称。《汉书·寇恂传》:“恂初为郡功曹,太守耿况甚重之。”“更始立,使使者徇郡国,曰先降者复爵位。恂从耿况迎使者于界上,况上印绶,使者纳之,一宿无还意。恂勒兵入见使者,就请之,使者不与,曰:‘天王使者,功曹欲胁之邪?’恂曰:‘非敢胁使君,窃伤计之不祥也。今天下初定,国信未宣,使君建节衔命,以临四方……为使君计,莫若复之以安百姓。’”《后汉书·郭伋传》:“伋为并州牧……始至行部,到西河美稷,有儿童数百,各骑竹马,道次迎拜。伋问‘儿曹何自远来’对曰:‘闻使君到,喜,故来奉迎。’伋辞谢之。及事讫,诸儿复送至郭外,问‘使君何日当还’。伋谓别驾从事,计日告之。”

2、对州郡长官的尊称。《后汉书·第五伦传》附第五种传:“吾方今追使君,庶免其难。”《三国志·蜀书·先主传》:“曹公从容谓先主曰:今天下英雄,唯使君与操耳。”当时先主刘备为豫州牧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周鲂传》:“愿明使君少垂详察,忖度其言。”《玉台新咏·日出东南隅行》:“使君从南来,五马立踟蹰。”

3、唐宋人对节度使、观察使的尊称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三等黜陟法

    北魏考课官吏的等第规定。孝文帝太和十八年(公元494年)制定,据《魏书·文帝纪》的记载,其内容为:“三载一考, 考即黜陟。……各令当曹考其优劣,为三等。……上上者迁之, 下下者黜之, 中中者守其本任。

  • 拔里国舅大父帐常衮

    官名。辽置,见“大国舅司”。

  • 翰林院勾当官

    官名。宋置,见“翰林院”。

  • 侍卫武官

    北洋政府总统府军事处的属官。见“总统府军事处”。

  • 王府伴读

    官名。明朝王府官属。建文(1399—1402)中置,一人,与伴讲、伴书同称王府三伴。进见亲王时,侍坐,称名而不称臣,王待之礼如宾师。成祖即位,革。

  • 总督漕运总兵官

    官名。明朝负责漕运事务的总兵官。永乐二年(1404)设总兵、副总兵统领海运之事,后罢海运,专督漕运,一人,以公、侯、伯充任,下领协同督运参将一人,把总十二人。

  • 考工左丞

    官名。东汉置,属太仆,为考工令副职。员一人,秩六百石。助令主作兵器弓弩刀铠之属,及主织绶诸杂工。官名,东汉置,属太仆,秩六百石,为令之副,掌佐令作兵器弓弩、刀铠之类,并掌织绶杂工,员吏一百零九人。见《

  • 内阁承宣厅副厅长

    官名。清末责任内阁属官。宣统三年(1911)四月设责任内阁,始置。一人。简任。佐厅长管理本厅事务,厅长有事故时代理其职。

  • ①春秋时君王医职官员省称。《国语·晋语》:“平公有疾,秦景公使医和视之”,“对曰: ‘上医医国,其次医人,固医官也。”韦昭注: “官,犹职也。”② 吏名。南朝梁置,为郡县属吏。官名。春秋时晋、楚、鲁、

  • 右卫

    ①禁军指挥机构。西晋武帝泰始元年(265)分中卫而置,设将军一员,掌领宿卫营兵; 又置长史、司马、功曹、主簿等属,并掌佽飞虎贲,前驱、由基、强弩三部司马及虎贲、羽林、异力、上骑、命中虎贲等五部督。东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