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使持节

使持节

汉朝官吏奉使外出时,或由皇帝授予节杖,以提高其威权。魏、晋以后,凡重要军事长官出征或出镇时,加使持节,可诛杀二千石以下官员。皇帝派遣大臣出巡或祭吊等事务时,亦使持节,以表示权力和尊崇。隋、唐亦作为皇帝赐以调度军事的符信。时诸州都督、总管、刺史,例加号使持节,以总军戎,然实际并不带节。唯节度使实有旌节,故得以军事专杀,行则建节,府树六纛,权任甚重。


汉朝官吏奉旨出使,有的由皇帝授予节杖,提高其权威。三国魏晋及其后,凡重要军事长官出征或出镇某地时,加“使持节”,可杀二千石以下的官吏。隋唐时的“使持节”,作为皇帝赐予调动军队的凭信:当时诸州的都督、总管、刺史都加“使持节”之号,但实际不持节;因而无专杀权;唯节度使有节,可以专杀。除“使持节”外,还有“持节”和“假节”。“持节”低于“使持节”,只能杀无官职的人,而不能杀官吏。“假节”权力更小,只能杀罪犯,而无权杀平民百姓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后行员外郎

    唐宋礼部、工部诸司员外郎统称。北宋前期叙迁,转中行员外郎,有特旨可转起居舍人或侍御史。

  • 典铜衙

    太平天国所设百工衙之一,主制造铜器。

  • 县司法公署

    兼理司法机关。北洋政府设置,依照民国六年(公元1917年)五月一日公布的《县司法公署组织章程》的规定,凡未设地方审判厅的各县,应在县知事公署内附设司法公署;如情况特殊不能设立者,经高等审判厅呈准司法部

  • 征税部

    海关组成部分之一。又称税课司,掌理关税行政,长官为税务司。依工作性质,其职员分为内班、外班、海班三种。内班,又称征税科,主要在办公室工作,处理关税、吨税的赋课、征收、统计、报告、会计庶务等关务。其人员

  • 馆人

    官名。春秋时郑、战国滕国等置、掌理馆舍接待宾客。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: “敝邑馆人之属也。”杜预注: “守舍人也。”《孟子·尽心下》: “孟子之滕,馆于上宫。有业履于牖上,馆人求之弗得。”

  • 圃羞官

    官署名。职贡皇宫膳食所需物料。据《汉书·地理志》注,南海郡置有此官。官名,汉置,掌种植进献瓜果。《汉书·地理志·南海郡》:“有圃羞官。”

  • 秘书中允

    官名。辽朝置。南面官。秘书监官员。所掌不详。

  • 司州司事

    官名。北魏司州刺史属官。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(493) 定为六品上,二十三年复次职令,未见。

  • 圆明园护军营总统大臣

    即“圆明园八旗内务府三旗护军营总统大臣”。

  • 中城四关将军

    将军名号。即五威中城将军、五威前关将军、五威后关将军、五威左关将军、五威右关将军合称。新莽始建国元年 (后9) 置。将军名号,西汉末年王莽置。中城四关将军,又称五威中城四关将军,指五威中城将军和四关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