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

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

官署名。简称侍卫步军司或步司。北宋初由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司分置,与殿前都指挥使司、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合称三衙,分掌全国禁军,兼总厢兵,统兵官为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、侍卫亲军步军副都指挥使和侍卫亲军步军都虞候,各一员,掌禁军步军诸指挥之名籍,总其政令,侍卫扈从及大礼宿卫; 所领步军,自神卫而下有左右四厢都指挥使,左右厢各有都指挥使; 每军有都指挥使、都虞候,每指挥有指挥使、副指挥使,每都有都头、副都头、十将、将、虞候、承勾、押官。南宋专掌直隶本司之军,地位与御前诸军平列,置主管侍卫步军司一人,其属有干办公事二人,准备差遣、点检医药饭食各一人,掌步军之政令; 有巡防敕应,则纠率差拨神卫四厢隶焉。辽朝南面军置,以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掌领; 南京亦置,以步军都指挥使掌领。地位远逊于前。


官署名。北宋设置,掌步军诸指挥之名籍,凡统制、训练、番卫、戍守、迁补、赏罚之政令皆总之。设官有都指挥使、副都指挥使、都虞候各一人。所领步军自神卫以下左右厢又各有都指挥使。南宋时本司只辖驻扎在临安的步军,为屯驻大军的一支,设主管侍卫步军司公事一人以主管之,其属有干办公事、准备差遣、点检医药饭食等员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地方警察局

    官署名。北洋政府时期在省会或商埠地方设警察厅,在次要商埠,无设警察厅必要的,得设规模较小的局。依照民国八年(公元1919年)十月十三日内务部呈准公布的《地方警察局组织章程》规定,设局长一人,承省警务处

  • 平城门屯司马

    官名,东汉置,掌平城门屯卫兵。《后汉书·百官四·城门校尉》:“雒阳城十二门,其正南一门曰平城门。”注:“平城门为宫门,不置候,置屯司马,秩千石。”

  • 地部大人

    官名。北魏明元帝泰常二年(417)置,与天部、东部、西部、南部、北部大人并称为六部大人,处理国家日常政务,皆由诸公担任,其下设三属官。太武帝时复建尚书省,遂罢。

  • 武毅总管

    将官名,金朝置。为军中主将或主帅,掌领兵征伐。武毅总管,为金国海陵王侵宋时的三十二总管之一。见《金史·百官一》。

  • 乞托

    官名。南诏官,主马,以清平官、酋望、大军将兼之。

  • 北左卫

    渤海国十卫之一,置大将军一人、将军一人。

  • 外委千总

    官名。清朝绿营中于正式名额之外所任命的千总。其职权与千总相同,但品秩、俸饷略低,只正八品。武官名。清制绿营各汛军官中在千总、把总之下有外委千总、外委把总。外委千总秩正八品,外委把总秩正九品。

  • 理藩院饭银处

    清理藩院内部机构。掌本院额定饭银出纳及其他经费开支之事。设司员满、蒙各一人,贴写书吏一人。

  • 右都水使者

    官名。北魏、北齐置。《魏书·范绍传》: “转右都水使者。”详见“都水使者”。

  • 右一护军府副护军

    官名。唐初秦王、齐王府右一护军府次官,置二员,从四品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