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健锐营

健锐营

又称“云梯健锐营”。清朝八旗军中专门操演云梯之军营。乾隆十四年 (1749),金川战役之后设。以八旗兵中习云梯者组成。分左、右二翼。兵额屡前增加,至光绪 (1875—1908) 间已达三千八百余人。设有掌印总统大臣一人,总统大臣无定员,总掌全营之政令。下设左、右翼翼长各一人,署翼长前锋参领各一人,前锋参领各四人,署前锋参领各十六人,前锋校各五十人。平时驻香山静宜园,担任守卫,大阅时充翼队。


清代禁卫营军之一。又称云梯健锐营,营兵为云梯兵。乾隆十四年(公元1749年)由于征金川战争的需要从八旗前锋、护军两营挑选年壮勇健者一千人,操练云梯。经过数月训练,随征金川。战争结束后,即另组为营,名为健锐营。营分左右两翼,日常驻守静宜园,担任守卫;皇帝出巡,则派官兵随扈,巡逻行营;皇帝宿坛时则值宿护卫。嘉庆二十四年(公元1819年)添设火班,专掌宫内及圆明园的救火事宜。设官有掌印总统大臣一人,总统大臣无固定员额,掌左右两翼健锐营的政令。左右两翼设翼长二人,署翼长前锋参领二人,前锋参领八人,副前锋参领十六人,署前锋参领三十二人,前锋校一百人,副前锋校四十人,分辖营众;并将征金川战争俘带回来的藏人编为“番子佐领”,设佐领、防御、骁骑校各一人。办理本营章奏、文移事务的属官有协理事务章京若干人,笔帖式四人。此外,乾隆十四年(公元1749年)奏准设立健锐营八旗官学,置清语教习八人,骑射教习八人,掌教本营八旗幼丁清语及骑射等技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司鸡中士、下士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春官之属有鸡人下士一人,掌供祭祀用的鸡牲,大祭祀之日,为报时之官。北周因之置司鸡中士,正二命;司鸡下士,正一命。属春官府典祀中大夫。

  • 骨都

    官名。汉时匈奴有此官,为异姓大臣中最高官职。骨都,为骨都侯的省略。南朝梁刘孝威《结客少年场行》:“正蒙都护接,何由惮险途。千金募少年,一麾擒骨都。”参看“骨都侯”条。

  • 羽林左卫指挥使

    武官名。明洪武中始置羽林左卫,永乐以后沿置,为上直亲军之一,掌守卫皇城东面及巡警京城各门。以指挥使为主官,下辖千户所。

  • 南京太仆寺

    官署名。明太祖洪武六年(1373)置太仆寺于滁州(今安徽滁县),掌牧养马匹,以备军需。成祖永乐十八年(1420)定都北京,遂改北京行太仆寺为太仆寺,而以在滁州者加“南京”字,称南京太仆寺。设卿一人,从

  • 行执金吾事

    代行执金吾之职事。《后汉书·王梁传》:“月余,以为中郎将,行执金吾事。”执金吾掌宫外巡逻,擒奸讨猾,以防非常。详见“执金吾”条。

  • 大国舅司郎君

    辽官名。大国舅司佐吏。太宗会同元年 (938),改为敞史。

  • 郡主簿

    郡门下吏名。据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记载,三公有“黄閤主簿,录众事。”郡国亦设,常见《碑》、《传》。其职掌是“主诸簿书,普关诸事”,见韦昭《辩释名》。故主簿除掌文书之外,其职务并不固定,至东汉时其职任也还

  • 司矟中士、下士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夏官之属有司兵中士四人,掌管兵械。北周依《周礼》置司矟中士,正二命;司矟下士,正一命。属夏官府武藏中大夫。

  • 圃囿署

    官署名。东汉灵帝光和五年 (182) 始置,以宦者主之。官署名,东汉灵帝置,以宦者为令,掌圃囿的种植和管理。《后汉书·孝灵帝纪》:“始置圃囿署,以宦者为令。”

  • 开国伯

    爵名。初指伯爵中开国置官食封者,后仅为爵位名。食邑为县,故爵前常冠以所封县名。晋朝始置,位在开国侯下,二品; 南朝沿置,梁开国诸伯,位视九卿,班次之; 隋初置为九等爵第七等,正三品,炀帝大业三年(6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