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党正

党正

官名。《周礼》地官之属。一说为周朝置。一党行政的长官。掌党的政教禁令。《周礼·地官》:“党正,每党下大夫一人”,“各掌其党之政令教治,及四时之孟月吉日,则属民而读邦法,以纠戒之。春秋祭禜,亦如之。国索鬼神而祭祀,则以礼属民而饮酒于序,以正齿位。壹命齿于乡里,再命齿于父族,三命而不齿。凡其党之祭祀、丧纪、婚冠、饮酒,教其礼事,掌其戒禁。凡作民而师田行役,则以其法治其政事。岁终,则会其党政,帅其吏而致事。正岁,属民读法,而书其德行道艺,以岁时莅校比。及大比,亦如之”。


官名。周朝的地方官名,地位次于州长,管辖五百户,掌管本党的政令教治。古代地方编制是:五家为一比,五比为一闾,四闾为一族,五族为一党,五党为一州,五州为一乡。参看《周礼·地官·党正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署令

    官名。署之长官。秦汉至南北朝为列卿下属诸署长官泛称,品秩高低不等。隋唐五代之九寺、少府、将作、都水、长秋诸监、太子三寺下属各署均设,为各署长官。分上、中、下三等。隋朝初以上署令为正八品,中署令从八品上

  • 北衙十军

    唐代的禁军。龙朔二年(公元662年)置左右羽林军,其后又续置左右龙武军、左右神武军、左右神策军、左右神威军,合称北衙十军。

  • 大理寺左右寺副

    官名。明清之制,大理寺分左右二寺,各有寺副一人,为寺正的副职,康熙三十八年(公元1699年)裁撤。

  • 军假候

    武官名。汉置,为军候的副职。参见“军候”。

  • 辅义将军

    官名。三国吴置,孙休永定元年(258)以长水校尉张布为之,权势很大。前燕时阳鹜曾任此职,地位亦重,仅在辅国、辅弼将军之下。南朝梁武帝天监七年(508) 定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十八班,拟武臣将军

  • 旗鼓拽刺详稳司

    官署名。辽朝北面官,统领旗鼓拽刺,掌旗鼓之事。设详稳等职。

  • 女巫

    官名。①《周礼》春官之属。《春官》: “女巫,掌岁时祓除衅浴,旱暵则舞雩; 若王后吊,则与祝前; 凡邦之大灾,歌哭而请。”②女卜师。隋朝太常寺太卜署置八员。内职掌名。隋太卜署所属有女巫八人,掌巫术。

  • 右玄义

    官名。参见“左玄义”。

  • 长大夫

    爵名。上大夫别称。战国魏置。《吕氏春秋·慎小》: “吴起治西河,欲谕其信于民,夜日署表于南门之外。令于邑中曰: “明日有人能偾南门之外表者,仕长大夫。”高诱注: “长大夫,上大夫也。”参见“上大夫”。

  • 木吾

    仪仗名。汉朝御史、校尉、郡守、都尉、县令等官的执事手持之红色木棍,也称这些手持红色木棍的执事为木吾。长官升堂时他们站立两旁,长官外出时他们走在长官车、轿前后或两旁,其职事是备随时差遣或防卫。见晋崔豹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