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分
封爵名。清太祖爱新觉罗·努尔哈赤天命年间,立八和硕贝勒共议国政,礼遇优异,叫做八分。后定封爵,清宗室贝子以上的都入八分。参看。《清会典》。
清代区分封爵地位的用语。其制起于天命年间,其时立八和硕贝勒共议国政,各置官属。凡朝会燕飨,礼遇优异, 赏赉必均, 称为八分。后定封爵,贝子以上均入八分,镇国公与辅国公有入八分与不入八分之分。不入八分镇国公为宗室十四等封爵中的第九等,不入八分辅国公为第十等,分别低于镇国公与辅国公两等。
封爵名。清太祖爱新觉罗·努尔哈赤天命年间,立八和硕贝勒共议国政,礼遇优异,叫做八分。后定封爵,清宗室贝子以上的都入八分。参看。《清会典》。
清代区分封爵地位的用语。其制起于天命年间,其时立八和硕贝勒共议国政,各置官属。凡朝会燕飨,礼遇优异, 赏赉必均, 称为八分。后定封爵,贝子以上均入八分,镇国公与辅国公有入八分与不入八分之分。不入八分镇国公为宗室十四等封爵中的第九等,不入八分辅国公为第十等,分别低于镇国公与辅国公两等。
清朝称教官为教职。清代江藩《国朝汉学师承记三·钱大昕》:“自以不习吏事,就教职,选授江南府学教授。”
官署名。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(1287)由组练人匠提举司改立,掌织造撒答刺欺人匠。隶工部。秩正五品。置提举、副提举各一员。
官名。三代始置。殷、周、春秋沿置。王室为卿爵,诸侯国或卿爵、或大夫爵,为国君重要辅佐大臣之一。春秋鲁、宋等国又设大司寇、少司寇,郑国有野司寇。战国时或称邦司寇。主刑狱诘盗,督造兵器。西汉衰帝元寿元年(
即“西北路招讨使司”。
官名。太平天国天王宫内给事官。永安建制始设,分左、右,各二人,职同检点。掌守天王府朝门(天朝门)。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属天王府,为天王府的守门官,员额左右各二,共四人。官阶为职同检点。
官制用语。南朝地方长官的任期以三年为限,称小满。《南史·恩幸·吕文显传》: “晋、宋旧制,宰人之官,以六年为限,近世以六年过久,又以三周为期,谓之小满。”
州的等级之一。宋制有中下州,为第七等州,在辅、雄、望、紧、上、中之下,下州之上。参见“望”。
官学名。据清《光绪会典》卷六记载,各厅均有儒学,分别设教授、学正、教谕、训导等,每厅仅设一人,掌所属儒学事务。大概教授仅设于直隶厅,教谕仅设于散厅,学正、训导则直隶厅与散厅均可设置。
代行大司空职事。《后汉书·邳彤传》:“建武元年,更封灵侯,行大司空事。”大司空,掌工程建筑,详“大司空”条。
官署名。明洪武元年 (1368) 始设,为管理佛教事务机构。四年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