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公府法曹

公府法曹

公府诸曹之一。西汉始置,属丞相府,东汉改属太尉府。东汉太尉府有掾属二十四人,法曹主邮驿科程事。东汉末曹操为丞相时置法曹掾、属各一人。三国魏咸熙元年(公元264年)相府复置法曹掾、属各一人,秩第七品;蜀吴无考。西晋杨骏为太傅时置法曹属一人。东晋初,晋元帝镇东丞相府始置法曹参军,南齐公府与北魏北齐三师、二大、三公府沿袭其制,置法曹行参军。北周于大丞相府置法曹参军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河泊所大使

    官名。元明都设河泊所,掌收渔税。其长官为大使、副大使。见《明史·职官四·河泊所》,参看“河泊所”条。

  • 稽察奉天文武衙门御史

    专差御史名。清雍正间置,员额一人。后省。

  • 督邮曹掾

    官名,即“督邮”。为郡佐吏,掌监督属县,督送邮书,追捕盗贼,纠举违法、宣布教令,审理诉讼等。《后汉书·百官五·州郡》:“有五部督邮,曹掾一人。”参看“督邮”条。

  • 艺文太监

    官名。元于艺文监置太监检校书籍事二人,从三品,为艺文监的长官。

  • 宗圣侯

    爵名。三国魏文帝黄初二年(221)置。邑百户,奉孔子祀。晋武帝泰始三年(267)改为奉圣亭侯。爵名,三国魏封孔子后裔为宗圣侯。北魏时则称崇圣侯。

  • 大官署署令

    官名。明朝光禄寺大官署长官。洪武八年(1375)始置,一人,从六品,后改称署正。掌供祭品宫膳、节令筵席、蕃使宴犒之事。

  • 大行丞

    官名。东汉大鸿胪属官,为大行令副贰,员一人,秩三百石,助大行令主诸郎。为大行令的佐官,俸三百石,助令掌诸郎斋祠傧仪赞导等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。参看“大行令”条。

  • 外夷通事

    官名。明洪武三十年(1397)置,隶鸿胪寺。以掌接待外国使臣及边远少数民族来朝之事。

  • 知令录

    宋朝官名简称。知令即知县令,知录即知司录、知录事参军。

  • 三独坐

    东汉时御史中丞、司隶校尉、尚书令三官合称。汉朝百官朝会,一般接席而坐,光武帝刘秀特诏御史中丞、司隶校尉与尚书令会同并专席而坐,以示优宠,故京师号曰“三独坐”。指御史中丞、司隶校尉和尚书令三位官员;因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