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衙
衙门、官署。唐代封演《封氏闻见记公牙》:“近代通谓府廷为公衙,公衙即古之公朝也。字本作牙。”
衙门、官署。唐代封演《封氏闻见记公牙》:“近代通谓府廷为公衙,公衙即古之公朝也。字本作牙。”
官名。元置,属司天监,员额二人。
官名。唐朝禁军左神威军统兵次官,德宗贞元三年(787)改殿前左射生军为左神威军而置,二人,从三品,宪宗元和三年(808)罢。辽朝亦置,为加官。
官名。《周礼》春官之属有司服中士二人,掌王的吉凶衣服,辨别各号物色与它的用处。北齐仿其制置典服中士,正二命;典服下士,正一命。属春官府礼部下大夫。
杂任职名。唐于少府监置一百五十人,为在掖庭织绫的工匠。
见“遥郡”。
宋朝总领所简称。南宋总领所的简称。参见“总领”。
即“参堂”。
官名。北齐置,太子司藏署长官,从九品上。隋、唐沿置。隋正九品,唐从八品下。
①古代门关出入所持凭信,为节的一种,用竹木制成。②符与节的合称。分别参见各条。
官名。明代置于州县,掌税收之事。参见“税课司大使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