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军机大臣

军机大臣

官名。清朝军机处之长官。俗称“大军机”,又称“枢臣”。正式名称,初为“办理军机事务”,以后分为“军机处行走”和“军机处学习行走”二等。嘉庆(1796—1820)中期以后,又分别称“军机大臣上行走”和“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”。一般初入值资历较浅者为“学习行走”,资历稍深后则去掉“学习”二字。光绪(1875—1908)末亦有直以“军机大臣”任命者。皆为兼差。由皇帝在满、汉大学士、尚书、侍郎、京堂及外任督抚等官员内特简,亦可由军机章京升任。无定员,少时四五人,最多时十一人。例以位高资深之满、汉各一人为领班,称“揆席”。前期,除个别例外,亲王不入军机; 咸丰(1851—1861)、同治(1862—1874)以后则屡以亲王入值,任领班军机大臣。负责常日侍直内廷,备顾问,赞理政务。具体职责为每日晋见皇帝,协助处理折奏,参议大政,并承皇帝旨意撰拟谕旨(乾隆中期以后实际由军机章京代拟); 还负责审拟交办的重大案件,稽察各部院衙门汇奏事件,以及奏补重要官缺等事。例兼方略馆总裁和内翻书房管理大臣。宣统三年(1911),成立责任内阁,遂转为总理大臣、协理大臣。


官名,清朝置,为军机处官员,人员无定额,多由大学士、尚书侍郎充任,掌军国大政,以赞机务,常日侍值,应对献替。巡幸时也是这样。见《清史稿·职官志一》,参看“军机处”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卒帅

    官名。春秋时齐国置。掌理一卒行政事务的长官。《国语·齐语》: “十邑为卒,卒有卒帅。”参见“卒”。乡官名。周设此官,掌三百户。《国语·齐语》:“管子对曰:制鄙。三十家为邑,邑有司;十邑为卒,卒有卒帅。

  • 廪给司

    官署名。元朝置,秩从七品,设于世祖至元十九年(1282),隶通政院,掌诸王、诸蕃国、各行省使客饮食供张。置提领、司令、司丞各一员。

  • 太子厨长丞

    官名。西汉置太子厨长及丞,属太子詹事。其职掌是主太子饮食,《汉书·王莽传》中提到的厨长、丞,可能就是太子厨长及丞。东汉有太子食官令,便不置太子厨长、丞。

  • 太子备身军主

    参见“太子备身五职”。

  • 外郎

    ①汉朝对散郎之称呼。汉之郎官,有议郎、中郎、侍郎、郎中,掌宫殿门户,出充车骑。没有固定职务的散郎称外郎。《汉书· 惠帝纪》: “赐民爵一级,中郎、郎中满六岁爵三级,四岁二级。外郎满六岁二级”,“谒者、

  • 边郡

    汉朝版图内缘边诸郡,与内郡国相对而言。边郡和内郡国所实行的政策有所不同。如成帝时内郡举方正,北边二十二郡则举勇敢士。

  • 给事佐

    吏员名。《居延汉简》 12.1(甲2554)与10.14(甲100)都是汉代张掖太守的文书签署,均有给事佐之名。前者给事佐在书佐之次,后者给事佐在属之次。可见给事佐低于书佐而非书佐,大约与府佐相当。据

  • 楷书郎

    官名。隋炀帝大业三年(607) 秘书省加置,二十员,从九品,掌抄写御书。官名。隋炀帝干秘书省设楷书郎二十人,从九品,《隋书·百官志下》记其“掌抄写御书。”唐代改为“楷书手”,见该条。

  • 乡长

    官名。春秋齐国置,为各乡之长官,即乡大夫。齐制国二十一乡,每乡设一人,掌一乡之政教风化,向上推荐乡里的好学、慈孝、俊良和有勇力者,举告不孝不悌、骄躁淫暴和不用上令者。《国语·齐语》: “正月之朝,乡长

  • 关吏

    官名。①春秋战国置。关市之吏,掌工商税收。《韩非子·内储说上》: “卫嗣公使人为客过关市,关市苛难之,因事关市以舍,关吏乃舍之。”陈奇猷集释: “关吏,关市之属吏也。”②守关卡之吏。《汉书·武帝纪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