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军正

军正

官名。①军中司法官。春秋置。《史记·司马穰苴列传》:“召军正问曰:‘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? ’对曰:‘当斩。’”两汉三国军中多置。《汉书·胡建传》颜师古注:“南北军备有正,正又置丞。”时监军御史穿北军垒垣以为贾区,军正丞胡建据军法诛之,表奏其罪,引《军法》曰:“正亡属将军,将军有罪以闻。”有时亦单独统军征战。北周为“军正中大夫”、“军正下大夫”简称。②新莽改中尉置,位上卿,为六监之一。参见“中尉”。③南宋义兵统兵官。高宗时置,以县令充任,掌团集本县义兵。


官名。1、掌执军法的官。春秋时齐国置,《史记·司马穰苴列传》:“召军正问曰:军法期而后至云何?”《后汉书·王霸传》:“光武谓官属曰:‘王霸权以济事,殆天瑞也。’以为军正,爵关内侯。”

2、王莽改中尉曰军正,而另置司命军正,掌司不用命者。见《汉书·王莽传》。

3、南宋时统义兵之官,高宗置,以县令兼任,掌本县义兵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刑宪

    宋朝提点刑狱公事别称。

  • 按摩工

    流外官名。唐代于太常寺太医署置,员额五十六人,流外四品,掌与按摩师同,惟地位稍低,参见“按摩师”。

  • 县人

    官名。周朝置。县属官吏。《左传·昭公四年》:“县人传之。”杜预注: “县人,遂属。”孔颖达疏: “《周礼》‘五县为遂’,是县为遂之属也。”官名。春秋时鲁国设置,县指县鄙,非郡县之县,是一种小邑。《左传

  • 司几筵中士、下士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春官之属有司几筵下士二人,掌祭祀用几筵之事。北周因之置司几筵中士、正二命;司几筵下士,正一命。属春官府典祀中大夫。

  • 军需总监

    陆军同等官。北洋政府设置,其军阶为少将,掌理军需事务。

  • 译史

    吏名。从事笔译,设于州以上官署。辽道宗大康九年(1083),定译史迁叙等级。金制,役满一百二十个月,即可出职。元制,役满九十个月无过错,可出职。蒙古人译史出职,较色目人、汉人高一等。

  • 撒答剌欺提举司

    元代工部所属机构。至元二十四年(公元1287年)以札马刺丁率人匠成造撒答刺欺,与丝紬同局造作,遂改组练人匠提举司为撒答刺欺提举司,秩正五品。以提举一人为主官,下设副提举、提控案牍各一人。

  • 昭容

    内官名。皇帝嫔妃。南朝宋孝武帝孝建三年(456) 置,明帝泰始三年 (467) 取代修容以为九嫔之一。南齐武帝永明七年 (489) 复置,位列九嫔。梁、陈沿置。唐朝置为九嫔第二; 一人,正二品。宋朝为

  • 两司职官

    宋初选人第一阶至第三阶本官阶的通称。崇宁二年(公元1103年)分别改称承直郎、儒林郎与文林郎。参见“选人”。

  • 塞曹掾

    官名。三国魏置,郡属官。仅置于边郡如朔方郡等。官名,汉魏皆置,为边郡塞曹的长官,掌边塞事务,也奉命出使。参看“塞曹掾史”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