副千夫长
官名。明朝士官名号之一。乃管理少数民族地区之头目,无专职品级。世袭。
官名。明朝士官名号之一。乃管理少数民族地区之头目,无专职品级。世袭。
官库名。清置,见“大官署署正、署丞”。
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仿《周礼》典枲置,北周沿置。冬官府司织下大夫属官,正二命。下设织枲下士以佐其职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罢。参见“典枲”。
官署名。清初内务府所辖机构。阿敦,满语意为牧群。初名“御马监”,顺治十八年 (1661)改是称,隶内务府。掌管理、供养御厩、马厂之马匹驼只及稽核刍牧事宜。以大臣、侍卫等管理,无定员。康熙十六年 (16
武官名。见“朱衣直阁将军”。
官名。又称“典”。战国秦置。闾里的行政长官。《睡虎地秦墓竹简·封诊式》: “某里典甲诣里人士五(伍)丙”。乡吏名。秦在战国时置里正,管理一里事务,后为避秦王赢政之讳改称里典。参见“里正”。
官名,即西域长史,详“西域长史”条。
官署名。见“典设局”。
官名。清置,见“西藏办事大臣。”
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地官府民部中大夫属官,正二命。
官名。北魏置,为宦官中的低级职务。《魏书·阉官传》: “(刘)思逸少充腐刑,初为中小史,转寺人。久之,除小黄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