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北洋海军

北洋海军

清末新建的近代海军。同治年间,上海机器局、福州船政局先后成立,其中福州船政局特设前后两学堂,前学堂学法文及造船学,后学堂学英文及驾驶术,这就是中国海军的基础。不过所造大都是木质的浅水船,还不能完全提供军用。同治十三年 (公元1874年)日本侵扰台湾,清政府筹画海防,派总税务司赫德先后到英厂购得蚊子船八艘(名为龙骧、虎威、飞霆、掣电、镇北、镇南、镇东、镇西), 后来又购超勇、扬威两快舰。到光绪七年(公元1881年),山东也有蚊子船两艘(名为镇中、镇边), 与南洋兵船合计, 共有二十艘。这些兵船中,训练船、运输船占多半,不能在大洋中当战斗之任。光绪十年(公元1884年),法国侵扰闽浙口岸,南洋诸船如扬武、济安、飞云、振威、福星、永保、琛航、福胜,毁于马江,澄庆、驭远毁于石浦港。议和以后,清政府锐意整顿军队,在北京设立海军衙门,综理海军事务。先是,北洋订购德厂镇远、定远铁甲舰两艘,济远快舰一艘,久未交货,此时也陆续交来,又增购英厂致远、靖远、经远、来远四艘快舰, 于光绪十三年 (公元1887年)来华,合超勇、扬威,共有铁甲舰两艘,快舰七艘,再加上蚊子、鱼雷各船,北洋海军已颇可观。光绪十四年(公元1888年)定制,分编四军。此后常巡行南北,以旅顺、威海两地为根据地。可惜甲午之役,全军覆没,连海军衙门亦予裁撤。其后重整旗鼓,又购置新式军舰数艘,复设海军衙门,陆续增购舰只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选格

    唐铨选之制,从“选限”之前的头年五月,便须向各州县下达本届选人资格范围,称为选格。参见“选限”。

  • 宣忠斡罗思扈卫亲军都指挥使司

    元朝侍卫亲军指挥机构。秩正三品。文宗至顺二年(1331)四月,由宣忠扈卫亲军都万户府改立。掌斡罗思军士。简称宣忠扈卫、斡罗思卫。置营于大都北,衙司在大都丽正门内。置都指挥使、副使等职。

  • 司刀盾下士

    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夏官府武藏中大夫司刀盾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

  • 发运副使

    见“发运司”。

  • 文案

    在官府中起草文稿、掌管档案的小官吏。在内签押房办公,因与长官关系密切,能预闻机要,又称“内文案”。海关征税部内班华员,掌文书之事。见“征税部”。

  • 太子副直监

    官名。北齐置。太子门下坊殿内局副长官,员四人,从六品。隋及唐初沿置,随局改属太子门下坊内直局,员二人,从六品下。亦作“太子内直副监”。唐高宗龙朔二年(662)改称丞。

  • 光禄丞

    官名。两汉为光禄勋副职,权位较重,多以博士、议郎充任。西汉秩千石,东汉秩比千石。魏晋南北朝沿置。魏、晋、宋七品; 梁为光禄卿副职,三班; 陈八品、六百石。北魏增设少卿为卿副职,丞为佐官,孝文帝太和十七

  • 前锋营

    清朝负责警卫皇帝之机构。正二品衙门。长官为前锋统领,左、右翼各一人。下设协理事务前锋参领二人,协理事务前锋侍卫二人,协理事务前锋校四人,协理事务笔帖式四人,掌章奏文移。另前锋参领八人,为正三品,下属委

  • 总理亲王

    参见“外务部总理王大臣”。官名。清置,光绪二十七年,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,置总理亲王,总理外交事务,掌交涉,布德信,保护侨民等。其佐官有会办尚书、兼会办左右侍郎、左右丞、左右参议等。宣统三年新内

  • 应天府推官

    官名。北宋陪都应天府属官,或以京朝官签书推官之事,与判官同助理本府公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