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十二军

十二军

(1) 隋大业中置左右十二军,见“亚将”。(2)唐初关中最主要的军队。武德二年(公元619年)置十二军,分关中为十二道,诸道均置军府——骠骑府或车骑府,分别隶属于十二军。次年,十二军各立军号,以万年道为参旗军,长安道为鼓旗军,富平道为玄戈军,醴泉道为秉钺军,同州道为羽林军,华州道为骑官军,宁州道为折威军,岐州道为平道军,豳州道为招摇军,西麟道为苑游军,泾州道为天纪军,宜州道为天节军。每军有将、副将各一人,以督耕战。十二军将军低于十二卫大将军一级,军与卫的将军可以兼领。十二军是当时关中最主要的军队,也是唐王朝比较固定的警卫部队,可以分别拨归十二卫担任宿卫或征戍。武德六年 (公元623年) 因天下已定,废十二军,改骠骑将军为统军,车骑将军为别将。一年多后,因突厥入侵,又恢复十二军,每军设将军一人,军下有坊,设坊主一人,以检察户口,劝课农桑。可见十二军均为驻屯的军队。这些驻屯部队包括军户在内,集中居住在城坊,在其中选择五品勋官一人为坊主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舍利都监

    官名。辽置,见“舍利司”。

  • 科举

    以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。始于隋,因分科取士,故名。隋废九品中正制,文帝开皇七年 (587)定制,诸州每年贡三人,十八年诏以“志行修谨”、“清平干济”二科取士。至炀帝时置进士科,正式形成科举制度。唐朝于进

  • 礼院修撰

    官名。唐置,属太常寺的礼院,掌修撰礼仪。

  • 中都官曹尚书

    官名。据《晋书·职官志》所载,东汉有中都官曹尚书,“主水火盗贼事”,与《通典》所记东汉时二千石曹尚书的职掌相重复,不知所记孰是。参见“二千石曹”。

  • 济阳卫指挥使

    武官名。济阳卫在洪武间为北平属卫 永乐四年(公元1406年)升亲卫,掌守卫皇城南面。以指挥使为主官,下辖千户所。

  • 三夫人

    内官合称。晋武帝设内官,以贵嫔、夫人、贵人为三夫人,位视三公。南朝宋孝武帝孝建三年(456)改以贵妃、贵嫔、贵人为之; 明帝泰始三年(467)又以贵姬代贵人。南齐高帝建元元年(479) 复晋制; 陈文

  • 人

    官名。 同“伶人”。 乐官。《左传·成公九年》:“问其族,对曰: ‘泠人也。’”杜预注: “泠人,乐官。”

  • 善世院

    官署名。明朝掌管佛教的机构。洪武元年(1368)置,四年革,后改置为僧录司。

  • 功曹

    ①官署名。汉朝始设,为地方官府职事机构。职掌选举,兼参诸曹事务。其主者,司隶校尉府称功曹从事,州府称治中从事,郡称功曹,县称功曹掾。南朝宋以后、北朝北魏为将军府诸曹之一,长官为参军事。隋唐王府、州,唐

  • 中官正

    官名。唐朝肃宗乾元元年 (758) 始设,为司天台属官。额一人,正五品上。系春、夏、秋、冬、中五官正之一,掌司四时,司其方之变异。宋朝沿置。初属司天监,神宗元丰 (1078—1085) 改制后属太史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