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博学宏词科

博学宏词科

选举制度。唐朝一种打破格限选拔人才的铨选办法。《唐会要》卷五四《中书省》: 大和五年(831)中书门下奏,“设博学宏词、书判拔萃、三礼、三传、三史等科目以待之”宋朝简称宏博科。参见“词科”。


科举制科之一。唐宋与清代设置,属文类科目。唐于开元十九年(公元731年)诏举,郑昉等二人及第。宋于高宗绍兴三年(公元1133年)改词学兼茂科为博学宏词科,考制、诰、诏、表、露布、檄、箴、铭、记、赞、颂、序等十二种文体,由上述文体内杂出六题,分为三场考试。其所得之士多至卿相、翰林。清于康熙十八年(公元1679年)诏试博学鸿词科于体仁阁,钦命试题, 试赋一篇、诗一首, 由皇帝亲自阅卷,共取五十人,分上上、上、中、下四等,以彭孙遹为第一。乾隆元年(公元1736年)定博学鸿词科试题之例,分两场,首场试经解一篇、史论一篇,二场诗赋论各一篇,是年此科录取十九人,刘纶等五人授编修,刘藻等七人授检讨,朱荃等七人授庶吉士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东宫队白从

    官名。南朝宋置,陈超曾任此职,参见《宋书·符瑞志》。

  • 酱匠

    杂任职名。酱指豆麦等制成的糊状调味品,也指鱼肉蔬果等制成的酱状食品。唐于光禄寺掌醢署置酱匠二十三人,掌制作调味之酱与酱状食品。

  • 怯薜歹

    怯薜的成员。见“怯薜”。

  • 景灵宫判官

    宋朝宫观官名。真宗大中祥符九年(1016)置,以知制诰充任,分掌修建景灵宫之事。后用为祠禄官。

  • 太医院副使

    官名。金置,为太医院的佐官,秩从六品。

  • 郡军府长史

    官名。晋始置,《晋书·桓彝传》记彝为宣城内史时,裨惠为其长史。《宋书·顾��传》记��于孝建元年(公元454年),“出为义阳王昶东中郎长史,行会

  • 民部吏上士、中士

    官名。见“民部中大夫”。

  • 右街道录院

    见“道录院”。

  • 内官

    ①帝王近侍之臣,或称中官。汉朝亦指宦官。北魏道武帝天赐二年 (405) 置员二人,比侍中、常侍、迭直左右。②后宫女官。《国语· 周语中》:“内官不过九御。”高诱注:“五御,九嫔也。”历代后宫女官统称内

  • 八法

    明清吏部之处分制度。明朝定制,京察、大计之考察标准,通天下内外官计之,其目有八: 曰贪、曰酷、曰浮躁、曰不及、曰老、曰病、曰罢、曰不谨。清康熙十一年(1672)令以八法填注考语。后改六法之制,遂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