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绥监
明代宦官二十四衙门之一。掌古今通集库,并铁卷、诰敕、贴黄、印信、勘合、符验、信符诸事。主官有掌印太监一人,下设佥书、掌司无固定员额。
明代宦官二十四衙门之一。掌古今通集库,并铁卷、诰敕、贴黄、印信、勘合、符验、信符诸事。主官有掌印太监一人,下设佥书、掌司无固定员额。
官名。唐置,属舟楫署,掌运漕之事,开元中废,参见“舟楫署”。
官名。南朝陈时参军称谓的一种。见“正参军”。
县主之夫的称谓。见“郡马”。
官名,又名戊曹士,西汉末年王莽置,详“戊曹士”条。
常设之官职。又指官职禄位。《左传·文公六年》: “委之常秩。”
即“伊都额真”。
官名。明朝上林苑监置。一人,正六品,为监正佐官。详见“上林苑监左监副”。
三公治事府署合称。西汉初指丞相府等,成帝以后指丞相(大司徒)、大司马、御史大夫 (大司空) 三府,东汉指太尉、司徒、司空三府。皆为宰相府署,自行辟除僚佐,分曹处理日常政务。西汉后期至东汉,政归尚书,三
分级任用。《三国志》卷二十八《魏书·邓艾传》:“陛下龙兴,阐弘大度,释诸嫌忌,受诛之家,不拘叙用。”
官名。辽置,见“汉儿行宫都部署院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