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名,也写作先马,侯出行时为先导。西汉置,东汉省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。
官文书名。官员向皇帝上奏之文书。宋朝则规定在外官员除前两省、在京官员除上殿奏事和大两省外,不能用札子,只准用表状,称奏状。其末云“谨录奏闻,谨状”。状前和封面用黄纸贴事目。
杂任职名。唐置,属公主邑司,员额二人,掌公主家杂务。
官名。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年(496)始置,员四十人,九品上,掌四门学教授之事,检试诸郡学生成绩,兼整理秘书省典籍。北齐沿置,员二十人,正九品上,隶国子寺。隋初沿置,员五人,从八品上,文帝开皇十三年(5
官名。北魏秘书省属官。详见“钟律郎”。
官名。将军名号。南朝梁置,为五德将军之一,在武置中地位较高,并可为文职清官兼领。《梁书·世祖徐妃传》:“父绲,侍中、信武将军。”武帝官名。金代武散官有信武将军,从五品上;元代武散官从四品称信武将军;明
宋朝耆长简称。
即“南女直汤河司”。
官名。辽朝置。北面官。南大王院官员,在知南院大王事下。
官署名。辽朝置,属北面边防官,掌五院部西北部之兵马,属西北路诸司。